标签:
出坡佛法感悟精进 |
分类: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 |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7月17日)(上)
成蹊
工地上有几个大土堆,估计需要整平,对于不懂建筑的人来说,确实不知道要干什么了。师父不仅能干活,更重要的是知道要干什么活。
我问师父:“您为什么总能找到事情做呢?”
“一个好的执事要具备三种能力:别人没想到的事情,你要能想到;别人问你的问题,你一定要有办法,不能说我不知道;别人有处理问题的办法,你要有办法比别人更好。”
师父的境界我只有慢慢揣摩了,先跟着干活吧。
负责工地法师着急喊着要去找挖土的工具,师父马上说:“工具就在树那边呀。”这种敏锐的观察力令周围的人佩服不已,虽然师父来的次数比大家少,但对周围情况的了解却比我们深入清晰多了,这就是智慧呀。经历的时间长并不代表着认识深刻,我们无始以来活了那么长时间,但对我们的正报和依报还是不了解。这需要一种智慧能力的培养,让我们对周围的人事物有越来越正确的认识,我想这种方法就是佛法吧。对于一个修行人,他需要时刻处于正念正知之中,念念增长对周围事物正确的认识,最后达到对于周围的缘起具有最高度的敏锐性。“念念周遍于法界,广度众生皆不退。”
师父拿着锹,来到了一个土包,说:“早上我们把这块地整平。”
我一看,好大一个土堆,里面还有很多石头、砖头,那要干到什么时候,但师父好象胸有成竹,一锹一锹铲起来,几个弟子马上配合,也开始铲起来。
我一边拍照,一边铲土,劳逸结合,其实是偷懒。师父不停的铲土,过了一会,说:“你们把里面的大石头搬走,障碍我们铲土了。”我一看,好大的几块石头,还有许多小碎砖头。另一个法师赶紧走过来,开始搬起石头来。师父说:“两人抬,不要太逞能。”我赶紧上去配合,石头真的很重。
不一会,土堆显得小了一些,大家马上有一些成就感。
师父说:“活是越干越少,你不干,就等于零。”
我赶紧问:“您为什么那么重视劳动呢?僧众是不是干脆不学习了,这些天专门来干活?”
“不是那个意思。关键是要转变你们的观念。”
“转变我们什么观念?”
“观念决定了你们以后的成就,你有什么观念,你就会怎么去造业,用佛法的名词叫知见。”
“我们的观念错在哪里呢?”
“执着在自己的见解上,认为自己的观点就是最正确的,自己所学的是最好的,别人的意见听不进来,结果呢?所学的法都变成了法执。”
“哦。”
“还有,你们都是喜欢学理论,坐而论道,遇到真正的事情就觉得麻烦得不得了。”
“我们现在也感觉到了这一点,要在境界中体验佛法。”
“为什么呢?”
“因为你们学的佛法只是理论,对治不了境界,体会不了什么是真正的佛法。”
哦,我若有小悟!什么是真正的佛法?这个问题我都听了无数遍了,也思考了无数遍了,但是就是没找到答案。有时觉得想明白了,过几天又发现不对,还是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佛法。我感觉师父的开示有点禅宗的风格,一般不会给我们讲长篇大论,而是几句简单的话,直接指出我们的问题。这句简单的话,内涵深刻,让你怎么也琢磨不透,你不断去揣摩,会不断有心得。真有点象禅宗里的参话头:念佛的人是谁?狗子也有佛性也无?我真希望有一天,在睡梦中还在唠叨什么是真正的佛法,突然睁开睡眼,虚空粉碎,大地平沉,豁然大悟,然后会心一笑:“哦,原来这才是真正的佛法!”
师父看着我恍惚的样子,忽然对我说:“你昨天的博文怎么说我在培养密拉日巴?你们这种干活的力度,连一个普通工人都不如,还谈得上密拉日巴吗?”
我的脸一下红到了耳根,因为自己平时不干活,对一小点的事情就看得大得不得了,好象难以忍受,其实离师父的标准差得实在太远了。
大约干了一个小时,终于将土堆铲平了,我看见师父的背后湿透了一大半了,大家也都气喘吁吁,我想这下大概要休息了吧。没想到师父走到另外一个地方,说:“挖这里的土,填那边的坑。”
很多同学都聚集过来,形成了两条队列,有人挖土到篓里,有人传递篓子。师父刚开始挖土,后来又换成传篓子,大家干劲好象越来越足。我累得很,就在旁边拍照偷懒,师父看了看我说:“不要总拍,要亲自来干才有感觉。”
我放下相机,跳到土堆里,开始传篓子。机会很好,我站在师父的前方,负责把篓子传给师父,师父再传给下面的人。不知道怎么搞的,也许我心急,也许是挖土的人挖得太快了,我总感觉忙不过来,刚传给师父一篓,得马上转身拿另外一篓,就这样以高频率扭腰,感觉我的腰越来越沉重,该不会扭伤腰吧,过两天我还要对居士开示呢。但师父好象很轻松的样子,我又不好意思说我累。心中就开始作意了:“师父,你是不是要去上班了。”但又不好意思开口。
就这样累了个半死,师父忽然说:“某某法师,你不要挖土了,你来这边抬土。”师父觉察到另外一个法师太累了。“您怎么知道的?”那位法师很高兴。“看你那样子,就知道你快不行了,换个工种轻松一些。”
同样做事情,师父还可以观顾到其他的人,我呢,全部精神就放在我的腰疼上了。还在想:“师父你怎么只看到那位法师不行了,没看到我不行了,我离您更近呀!”呵呵,我爱执大得要死哟。
我还是咬紧牙干,管他呢,过了一会,师父说:“你越急就越累,你不用那么快呀,又没人催你。篓子里的土可以多装一些,抬得慢一点,这样你就不会那么累了。”师父还是知道我的情况,指出了我的问题。我照着师父的方法去做,果然轻松很多。不仅轻松,抬的土更多了,“慢慢修来快快到”在抬土中也是可以体会得到啊。
就这样,干到了8:30,师父招呼大家回向。师父看了看工地,很满意,说:“这么多人一起干才象真正做事的样子,这样的干劲才能真正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