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7月7日)(上)

(2007-07-07 23:38:25)
分类: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77日)(上)

成蹊

这两天,几位居士为了一次衣物捐赠活动,自发组织起来,到北京周边省份寻访贫困户。三天的行程虽然让人感到辛苦和疲劳,但这些居士们每天晚上都会写一天的见闻心得到很晚。一看到这些心得,我就特别希望能够同大家一起来分享……

 

    7月5日

    今早,一如往常一样,没有往昔出远门的担心,昨晚也和平常一样的学习,回想以前从学校到家,或是去福建广化寺参加法会,往返前夕,总是在匆忙的准备行李。而今天要去五台山寻访贫困户,却感觉没有丝毫需要准备的。从很大程度上来讲,这就是团体的功德,为了这次活动,大家从昨天开始做准备,设立生活委员,后勤管理,学习委员等,所有的事情都考虑,统一采购需要的物资,各方面都有专人负责,根本就不需要我操心。我是第一次参加一个有序化的团体活动,并且真切感受到团体的力量。

    7:15,大家云集在佛堂做前行,林老师带领,祈愿我们这一路顺利圆满,并提醒我们通过这次活动要真正去体会苦,策发慈悲心,菩提心。说完后微笑的注视着我,前天法师给我们做的总前行时,法师问我们通过这活动,怎么安立意乐,最想得到什么收获?我的回答是:想真正的去感受苦,去用心体会苦,去策发出慈悲心,真正心心念念利益众生,让看到我们的人,就能感受到一种内在慈悲流露,感受到我们的真诚。

    8:00出发。两辆私家车载着满满的人上路了。

    车上,接到了一位同修打电话来分享了师父对我们的两个教诫:

    一、不要总是想着去帮助别人;二、用心去体会苦。

    就这两点,林老师带着我们谈体会,他的深入引导方向,一直让我很佩服,能一下子把问题拓得很广。

    林老师:“你们对这两句话怎么理解呢?”

    我:“总想着我去帮助他,隐含着我这一方面比他强,站在高处向下看,容易骄傲。”

    同修:“只有真正去体会苦,才能有真正的慈爱和毅力。”

    林老师:“是。如果总是想着帮助别人,一直在缘着我们自己,我想怎么样!我能怎么样!则很难增长功德。我们应该在不断对外觉察体悟的同时,更要对内反省检择……”

    听了大家的讨论,我想起以前也听说过“不要随意施与和帮助”的说法,因为“会使对方的自尊受到伤害”,我当时还认为这样的说法很有道理,现在才明白动机纯正的付出往往是不会让对方感到受伤的。社会上人人都需要他人的关爱与帮助,如果将利益他人培养成为最自然的行为,社会必定会祥和安乐。但我们往往放不下面子、架子,有自卑或傲慢,舍不得时间和精力,更不能突破我们的“习惯”和原有观念的束缚,加之受到了种种如上似是而非的说法的影响,很难落实每个人一定具有的善良的愿望。

    而现在在同修共学中,大家互相友爱尊重,容易互相熏染,改正以前的坏习惯,又受到正确的指导和教育,使我渐渐对各位老师和同修都很认可。

    还有,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特有的魅力,如刚才接话的那位同修,是一位非常细心的女孩,她总能敏锐地感受到在场的哪一个人孤孤单单的受到冷落,就会热情的拉住别人谈话,脸上始终带着笑容,因此在入乡调研时,她是最受欢迎的一个。相比之下,昨天外出采购时,同事对我说:“这辆车有一些小毛病。”如果我是一个有求知心的好学生就好了,可当时我什么都没有说。

    下山后,现在城里接几位同行的居士,包括一位引路的居士。结果到中午,还是没有接引路的居士,只好上路。本来预计从京西五环走上108国道,穿过门头沟区,经过河北来源,由水堡进入山西省。但是由于向导没有同行,结果预计几百里的路程只过了大概1/10,我们就走错了。

    路过潭柘寺镇。两年前来潭柘寺镇,似乎还不是这样的一番景象:沿路不断看到妇女和老人守着差不多大小的架子在卖香,并且是一模一样的姿态:站在机动车道上,伸出右手握着一大把的佛香摇动。强烈的日光晒得他们睁不开眼睛,并且看起来随时会有可能被疾驰的汽车刮伤。

    再向前行三四十公里,108国道上一栋桥梁的整修造成了严重的堵车。可绕行的沙石路因是路边矿场的私家投资,被他们强行封死了。我们走过长长的等候的车队,希望找到矿场的工作人员交谈,却只看到急躁、无奈或麻木的司机和乘客。一个司机很自在的躺在他的卡车下面,眯眯眼睛,露着啤酒肚,谁也看不出他在这里已经等了一天一夜了。我们的司机赫师傅很快决定与后面的车主沟通,指挥着几辆车子缓慢撤出了堵塞的道路,原路返回。一些司机看到这种境况,也在我们身后,很快脱离了进退两难的境地,松快的开动起来。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7月7日)(上)

    考验我耐心的时候了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7月7日)(上)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7月7日)(上)

    堵车——要我当督察吗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7月7日)(上)

    注意,前面有水坑

   

    一直到下午三点多,全体人员依然在北京界内,不禁苦笑的感慨:北京可真大哦!这一路上,磨难还真不小,可想而知,头儿的压力有多大,开车的是他,联络行程安排的是他,活动要是砸了,责任的还得是他。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7月7日)(上)

    大半天了,还未出北京,第一顿,肯干粮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7月7日)(上)

   

    在车中,大家诵经持咒祈求,但是没有了向导,只能边走边看地图。虽然我们正在驶向一个未知领域,但一点都不慌恐,因为是一个团体,有师长佛菩萨时刻关注我们,很安心塌实。

    下午,边走边询问,联系一位居士指路,结果停停顿顿,不时还退回重走。这是一条从来没走过的路,一切都是未知的,而要有勇气走下去,是来自对师长三宝的信心,否则在这么多障碍下,早就可以打道回府了。因为转到下午都没转出北京,激情饱满的心也会有感受到一丝打击,特别是这个团体的头,他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是我们无法体会的。林老师感慨,与人交流真不容易,指一条世间的路都这么难,更何况我们要听懂师父为我们指出的一条菩提道路呢。

    下午又诵了108遍大悲咒,在诵咒声中,祈愿我们真正策发出悲心,愿我们经过的每一个地方,都能给大家带来帮助,愿一切众生都能业障病障悉消除,身心安康,究竟离苦得乐。

    晚上八点多,终于来到了那位居士家,受到对方的热情相待,简单的农家院,淳朴真诚的居士,一个难得的佛化氛围浓厚的乡村……

今天几乎都在车上过的,面对的人一直没有变,这次是要体会苦的,折腾了一天的车程,让我感受到了什么苦呢?首先是病苦——晕车;此外,一切不得自在都是苦;但也更感受到其实去任何地方,都会慢慢适应,只不过途中是最累最苦的,我想,今天最苦的莫过于此了,但有同行一起乞求诵经,觉得很好,第一次体会到小小的车厢中也是用功的地方。我一直以来,一上车,就闭眼睡觉,这次让我感觉到了这个车厢的可贵,因为有一群珍贵难得的同行……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7月7日)(上)

终于可以下车了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7月7日)(上)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7月7日)(上)

受到了热情相待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7月7日)(上)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7月7日)(上)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7月7日)(上)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7月7日)(上)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7月7日)(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