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8,310
  • 关注人气:66,1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7月6日)

(2007-07-06 23:46:54)
标签:

侍师

分类: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 76

成蹊

最近一段时间,有同学跟随师父出国参加各种活动,回来后给大家报告所见所闻,包括活动的情况,佛教界的状况,师父的言行,内心的体会,真是精彩纷呈,听后,同学们充满法喜。

业就是这样增长广大的,随行的同学透过汇报所见所闻,将师父的思想、言行点滴传递给我们,而且现在每天写的见闻觉知,更是将师父的身语意业传递到有缘的网友心里了。

不过随师出行的同学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很累,白天要随师父参加活动,晚上要写见闻觉知,而内心容易受外境的影响,晚上写作时就很困了,这样师父的很多话语消化不了,师父的很多言行也记载不全,深感自己的修行功夫很不够。师父却不疲倦,永不停息地奔波,似乎有使不完的精力。我想这也许就是佛法的妙用吧,记得师父说过:学习佛法就是要培养出无穷无尽的动力,有了强大的心力,承担任何事情绝对不会感到疲惫,只有欢喜。可惜我们还没有达到那样的佛法境界,睡觉不够就是睁不开眼睛。我总结了一下,要想做师父的侍者,随师出行需要以下条件:1 身体好;2 有佛法基础;3能写文章; 4 能使用电脑、网络、相机等现代科技设备。这些是基本条件,还要具备熬夜的劲头和体能,想想这些条件,综合起来,已经比较够一个新时代的高素质僧人了吧。

侍师虽是辛苦的,却是快乐的。快乐来自于师父的佛法加持,来自于内心的平静和收获。其实师父并不需要我们的侍奉,而是我们需要机会从师父那里学习佛法,没有在师父身边点点滴滴的熏陶,很难感受到佛法真实的内涵。这使我想起当侍者的典范――阿难陀尊者。

佛陀成道后的前二十年,舍利弗、目犍连、那迦波罗等比丘都轮流做过佛陀的侍者,佛陀的年纪大了后,需要一个常随的侍者,大家都推举阿难来当。阿难是佛陀的堂弟,是在佛陀成道日那天出生的。当侍者可以说是一件美差,在佛陀身边肯定会听到更多的法,还可以得到许多的恭敬和供养,但阿难却提出了三个条件:一、佛陀的衣服,无论新旧,他都不穿。(不着大师之衣)二、供养佛陀的饮食,他都不吃。(不食大师之余食)三、任何时候都可以到佛陀身边。(许一切时至大师前)如果答应这三个条件,他才做佛陀的侍者。

佛陀知道后,答应了阿难的请求,并赞叹阿难是有品格的比丘。从此以后,阿难就常随佛陀身边共二十七年,因为他发心纯正,依教奉行,如大海似的佛法,完全流入了阿难心中。我们现在能学到那么珍贵的佛法,都要感恩这位阿难尊者,是他从佛陀那里听到佛法,而传诵到今天的。

我想阿难尊者这种示现,旨在教导后人,亲近师长的目的是为了从师长那里学习佛法,然后将佛法弘扬出去,而不是为了名利、赞誉。《庄严经论》云:“为受法分具功德,亲近知识非为财。”其实我们凡夫,贪染心是很重的,跟随在大善知识身边,肯定会得到很多人的青睐、恭敬、供养,不知不觉容易被外在的名利所转,偏离了我们学习佛法的原本目标。

佛陀临涅槃时,阿难尊者为使正法久住,代后世的佛弟子问了四个问题:一、佛陀涅槃后,以谁为师?二、佛陀涅槃后,依什么而安住?三、佛陀涅槃后,恶人如何调伏?四、佛陀涅槃后,经典的结集,如何才叫人起信?

佛陀慈悲回答说:我涅槃后,你们要以戒为师,依四念处而安住,遇到恶人时,默摈置之,经首安立如是我闻,令人起信。

这些关键性的问题,对我们后学是多么的重要呀,如果阿难尊者只顾自己的修学,没有替后来的众生考虑,我们今天也学不到佛法。所以佛法的弘传,不仅仅有一个善知识就行了,还要有很多的弟子去继承,师弟辗转传承,这样佛法才能在世间绵延不绝。看来当侍者的责任也是很重大的,这点以前倒没想到,只觉得跟在师父身边可以自己受用佛法,其实对后人更有着莫大的意义。感恩阿难尊者的示现,我们应该向尊者学习这样的发心。

想起师父在《感悟人生》中的一段开示:“我们说话、做事、走路、行住坐卧,所有一切的一切,都是过程,都是我们的生活。这些过程和生活,记录下来,就是文化,就是历史,就是人生。所以我们要在有限的人生当中去体现无限生命的价值,在很有局限的时空因缘下,去实践和完成我们最宽广的佛法事业和自己生命的蓝图。”

我相信,跟随在师父身边学习佛法,记录所见所闻,必将能够利益现在的很多人,乃至未来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