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引导居士 |
分类: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 |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 5月17日)(下)
成蹊
晚饭前,我到师父房间处理博客照片,师父说:“这次出来,对博客的重要性是不是有新的认识?”我点头称是。
师父说:“这是非常现实的一个社会。我们要想弘扬教法,就必须要了解整个的时空,这是最大的因缘,脱离了这个因缘则脱离了现实,那怎么弘扬教法?要知道别人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我们怎么帮助别人?能不能找到最好的办法?我们在庙里投入很多心力,但方法太机械了,所以很累,收效还不一定很大。”
“一定要懂历史,也要了解现实,才能把握未来。要了解现实情况才能通达缘起。个人、团队、社会都是息息相关的,绝非孤立能够存在的。对这一点认识不到,即是无明。如果能够认识,而且知道怎么办,就是有智慧的表现。整个社会是一个共业网,谁的业力强才能影响和带动别人。”
“居士学法要有现实的因缘,没有现实的因缘结合,人跟法根本结合不起来。也就是说,居士要跟僧团学佛法——有的同学对这一点认识不清楚,所以会有很多心理障碍,长期卡在这里。但说居士要跟我们学佛法,并不代表我们讲的都是对的,我们讲的就代表佛法,而是说我们大家一起学,但居士在后头。居士不可能跟出家人平起平坐,更不可能排在前面。我们都在学佛,都在走同一条路,所以说是我们一起学。其次才是怎么学的问题。这是个基本原则,否则原则没有建立,大家就乱套了,各学各的不相干。”
“是,我们长期以来有一个误解:我们都没有学好,怎么让居士们跟我们学呢?”
师父:“对,应该说是我们也在学,大家一起学。怎么学?跟着佛菩萨、经论,跟祖师大德们学。这样很多问题才讲得通。否则你说出来带动的法师跟居士是一个什么关系?大家都平起平坐了,你还怎么引导?无从引导起嘛。为什么我们很多法师出去引导没有效果,问题就在这里。”
“居士不跟我们学那跟谁学?跟自己学?那他当然可以不来了。”
“所以问题很简单:你的落脚点在哪里要清楚。我们有的同学非常天真,什么都不懂就要到外面去求佛法。一大堆我知我见你到哪里去求佛法?不可能的事情嘛。”
“所以这些问题要讲清楚,讲不清楚的话,你就无法凝聚共业。居士不来护持,共业没办法凝聚,善业就不能辗转增上,佛法就不能得到弘扬。”
“所以,大家要发大心,做大事,不要天天讲大话。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机会是赏给有准备的人。有的人天天喊发心,天天喊要建立宗旨,遇到一点困难就退心了,还谈什么宗旨。”
“我们谈发心,那是很大的话。发心建立佛法要历经磨难,不可能天天都是顺境,天天别人跟你唱赞歌,那实在是太天真了。有困难,有问题,你能否承担,能否给别人、给团体带来作用?这才是有没有力量的最好表现。”
“道理大家都明白,但事理不清楚。既然不清楚说明你还是不明白,你学的只是你想象中的佛法,不是真正的佛法。为什么有些人做事能做成功?因为务实,不尚空谈。”
“很多同学学佛法,都学了好几年了,什么都记不住,模模糊糊的,这样子下去,何时能学通?我看这样一辈子都学不好。佛法要在各种境界中去历练,所谓转心即是转境——对境内心不被它迷,而且还能把这种境界给转过来,这才是真正的佛法。”
“不能凝聚共业就是不懂得缘起法。善法要凝聚,不善的你要能够化解,否则你怎么叫懂得缘起之法?一切都应该在现实生活中见分晓。现实生活是真正真实的境界,你做不做,做多少,做的好与不好,都是可以观察的,在现实生活中才能检验你的判断是否正确。”
师父的开示,正是这次出行最好的总结。
晚上八点半,我和师父登上从扬州至北京的Z30次火车,连夜往北京赶。
看这次出来所经之地:南京是六朝古都,扬州更是风景旅游名城,可是我连毗邻扬州迎宾馆的瘦西湖都没有机会逛一逛。拍了张迎宾馆的草坪,是早饭后的路上顺便照的;最后一张室内装饰物,是在师父房间里照的——还是师父提了一句,这幅画挺好看的,我才拍下来以飨读者——最深的记忆,就是师父跟我的谈话,还有挑灯夜战写博文。现在已经是凌晨三点钟了,在北上的列车上,伴着列车的摆动,今天的博客刚刚结尾。但我并不后悔,跟着师父走修学佛法的道路,注定了就是这样的命运——痛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