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8,310
  • 关注人气:66,1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3月31日)

(2007-03-31 23:34:30)
标签:

新区

凝聚善业

分类: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331日)

成蹊

刚起床,洗漱毕,精神还有些恍惚,眼睛痛痛的,不乐意张开。手脚上的筋骨很懒散,没活动起来,搭衣的时候,正好舒展一下。
   
准备上早课时,看见师父房间的门虚掩着,便敲门进去。师父早已搭好衣,在那里等候。
   
师父的表情很平缓,却显得精神饱满,一点也没有像我似的刚睡起来还没缓过劲儿的样子,反倒让人觉得,他是在思考着什么事情。
   
“嗯。”他看着正在捋桌子上文件的我说,“现在新区建设开始了,出门采买、购置建材的事情越来越多了,车是不是不太够用?”
   
“有些紧张。”我思量了一下,说。
   
师父像早就想好了一样,对我说:“以后,我早上六点半用早斋,七点视察工地,八点出发去佛协,如果有谁需要搭车进城办事,就可以一起走。”
   
“是。”我说。
   
作为弟子,对新区,对龙泉寺的未来,也许更多的是一种期许——希望自己在不久的将来,能亲眼目睹这一弘法道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来到道场学习佛法,更希望看到越来越多从道场走出去的人,能够真正利益社会,利益众生。
   
这当然也是师父所期许的。但是作为领头的人,现在师父心中,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说话算话,将这一切付诸实践。
   
也许,从多年前,师父赴京求学的那时起,他的愿力就注定了他将要在这一方土地上,开辟这样一个地方来接引有缘的众生。虽然一切才刚刚开始,但是在师父心中不知已酝酿了多远的未来。他常说:“未来的事情谁说得清楚。”这句话不是糊里糊涂无计划无设想的托辞,它恰恰表达的是内心种种规划想法,随着因缘的不断呈现而不断调整后,被逐渐完善和呈现的过程。这个时候,我们要感谢“无常”,因为“无常”,我们才可能把本来没有凝聚起来的善业,通过事业凝聚起来。
   
现在正是凝聚善业的时候,核心便是师父的指导。就如同散沙要靠水来搅和才容易攥成一团,利生事业是水,师父是倒水和攥沙的手,未共事之前,我们就是那一盘散沙。
   
水要倒得适量,散沙才聚拢得起来。倒得太少,沾上水的沙子少,能够攥起来的沙子就少;倒得太多,沙子随水流走了,一点也攥不起来。
   
手的力道也要正好,才能成型。太用力,沙团会变形,甚至许多沙子会从指缝中漏掉;不够力,散沙还是散沙,虽然水量适中。
   
因此,掌控水量和手力道的人至关重要。
   
建筑海滨沙堡,尚且需要诸多条件和技术,况且现在要统筹的,是真材实料的东西,和各式各样的人。
   
除了思维法意,师父每天思考的,大概就是如何尽快地建设好场地为大众提供学修环境的这些大小问题。甚至早上起来,早课前的等候时间,依然为许多的细节当怎样解决、怎样落实而思考各种方便。不光是大殿设计成什么样子,整体怎么布局,水暖电如何提供,信众如何管理这些通盘考量的问题,就连出车采买是不是方便,怎样安排交通这样的琐碎小事,也都要考虑。师父的指示,很多是落实在具体实施层面的,不是空谈道理,然后交给下面人自己处理就好了。
   
话又说回来,师父的愿力,来自众愿之所向,师父的期许,也是根据众心之所期许。二月初八新区启动仪式前行会刚开始十分钟,我就从大家的表情中读出了大家对未来的无限期望和对师父的无限感恩。在最后的义工分享时段中,两位居士各自讲出了心中珍藏的小故事,令全场为之动容。其中一位,描述了师父在出院以后,带着未痊愈的伤口,在寒风中为大家传授三皈依的场面;另一位谈到一对蒙山做斋主的母子,因为在大寮作义工,虽然正点到达会场,也没能进入拥挤的德尘居佛堂这件事。对于师父如此操劳的不忍,和对正法道场场地的需求,成为了在场所有人的心声。
   
如果说他们是因为常来龙泉寺,对龙泉寺,对师父感情很深,所以会有如此期许的话,那么今天清华禅学社几十位同学的参访活动,或许能从另一个侧面再说明这个问题。
   
当被我们的义工记者问及来龙泉寺的第一印象时,许多同学不约而同给出了一个预料当中的答案:“这里怎么那么小。”此外,还有些同学觉得“很清净、舒服,是修行的好地方。”“与世无争的感觉。”“像回到了古代。”
   
大部分同学是第一次来龙泉寺,在这些初来乍到的当代大学生们的眼中,佛法是什么呢?他们这样回答记者:
   
“佛法是教育,可以让我们走向成佛之路,佛法可以让我们去除烦恼,可以解众生之苦。”
   
“佛法可以充实生活,指导我们有一个人生的目标。”
   
“我觉得它只是一种信仰,它与其他宗教不同的地方在于它很清净,让我们从身心上放松。”
   
“我不太了解,学佛只是受家人的影响,见了寺庙也去拜,没有太多感觉。”
   
“告诉我人生的真相,在现实生活中用佛法可以解决烦恼,但是我现在只能发现烦恼。”
   
“追求心灵的幸福,从高层次对人生的诠释,如果善用佛法在生活中可以从容的调和身心,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和谐。”
   
下午,师父因为有其他事情,没能够接见同学们,寺院为他们播放了二月初八新区启动仪式前行会的DVD录影。同学们看后,深受感动和触动,有位同学这样告诉记者:“好极了,没想到出家人的构想这么丰富,太罕见了,只能用好来形容了。以前觉得出家人什么都不会,是社会的淘汰者,今天算是真的见识到了,他们可以称为人上人,仅仅通过对大殿的设计这一点就能看出,我很服,以后我会多来的。”
   
也有同学表示:“太理想了,我准备以后也常来,这样会让我感觉到家的温暖。”
   
有一位同学的感受最让人欣慰,他说:“让我知道了佛教并不是说迷信,这是前所未有的。”
   
误解常常产生于不理解,好东西不会因为它被否认就失去它的意义。“未来的事情谁说得清楚?”让“未来”自己说清楚吧。
   
当然,再漂亮的沙堡,也很容易被海水冲坏,或被调皮的孩子捣乱。一切本来也是没有的。但是这个沙堡曾经的美丽,让人们心中产生的愉悦感觉,终究不会随着它的摧毁而消失。就如同我们的新区一样,也许它不是万代的伟业,更不能永驻世间,但假使它的存在,令哪怕一个众生生起善心,种下善因,也当算是在众生离苦得乐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