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 |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3月24日)(中)
成蹊
继续提问。
“学诚法师你好,144天前,我上大三的弟弟刚刚去世。这件事对我打击很大。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世界上真的有因果报应吗?为什么我家都是好人,还要遭受这样的痛苦呢?并且,人死了,真的有灵魂存在么?为什么我会一直感觉我弟弟还在眷恋着我们家呢?”
师父说:“因果肯定是有的,但至于自己怎样痛苦,这都来源于执着。所谓执着就是自己想不开。人死了,就是换一个地方住,如同换一件衣服穿,他会再去投胎,转世的。人有生老病死,迟早都是会死的。有些人20岁就死了,有些30岁,有些40岁,有些能活到一百岁,最后还是要死,只是我们通常习惯性地觉得人一定要等到70、80岁才会死,而不会觉得20、30岁死也是正常的。实际上有些人死得更早,有些人可能还没有落地就死了,也有人活几个月就死了。这是不是因果呢,肯定是因果。一年内,我们在整个地球上,堕胎的人有多少?那也是生命啊。全球每年儿童有多少死掉?这都是有因果的。但是死了不等于没有。你的父母善良,这是你父母的因果,子女们又是另外的因果,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因果。当然我们的因果,跟别人的因果会有一定的联系,但是主要还是在我们自己。他过世了,也许会去更好的地方,也许会去更差的地方,这由他的业决定。对于我们来说,关键看自己怎样很好的对待。世间上本来就有顺境与逆境,有悲欢离合,用佛教的话来讲就是无常。无常,是世间的本质,人的生命,周围的一切都是无常的,所以要想得开一点,否则你自己难受。”
同学:“龙泉寺提倡八宗并弘,但是我觉得我自己学不了那么多。有没有这种可能,一部分法师带修净土,一部分带修禅宗等等?”
师父:“八宗并弘,不是说让每个人什么宗都学,实际上也是学不过来的。八个宗派,都是佛法,如果你能够精进地学任何一个宗派都是可以的。要是一下子想什么宗都学,也是学不会的。我们学佛法,就像吃饭、喝水一样,能吃多少,喝多少,就按量吃,吃到肚子饱就可以了,是不是,你自己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很简单。”
同学:“我觉得我们大部分同学好像对寺庙的印象就是‘庑殿顶’,今天到这边,我却大吃一惊,有一种富丽堂皇的感觉,现代化设备在寺庙也是随处可见,还听说新区要建3千人的大殿,是么?我想问的是,现代佛教跟以前的古老佛教是不是不太一样了,它们是怎样连接在一起的?这样发展下去的话会不会变质?在这样的条件下,现代生活对你们的学修也是有很大冲击吧,那你们的日常修行、生活,会不会因为受到现代生活的影响而有所改变?你们是怎样在这个环境下,还保持修行的心态呢?谢谢。”
师父:“这也很正常。不要说我们传统几百年了,五十年前,三十年前,那个时候有几个人家里有电话,有手机呢?那时谁家里能有电话,就不得了了。手机、电脑更不可能有。可是现在,手机、电脑、汽车、电灯所有一切应有尽有,这是社会发展的潮流。如果寺庙里不用麦克风,不用电灯,不用电话,那你们就来不了了——你们联系不到我们。它是一种工具,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弘法,所以特别要借助这些科技的成果。至于说我们要怎样修行,这就是比较大的题目了。现在人的根基跟过去人的根基不一样,过去人的头脑比较单一,比较单纯,现在人比较复杂。在寺院里,关于怎样学修,我们也一直在摸索、探索:怎样去弘法,大家比较喜欢听,比较容易接受等等。不仅是佛教,每个宗教都有这样的问题。不仅是宗教,教育也是一样,文化也是一样,它都面临着全球化的挑战。我们常常谈到全球化,也有些人反对全球化,全球化的话,我们传统的一些价值观,传统的区域文化,伦理道德,社会结构,都会受到冲击,这已经是一个客观趋势,不可避免,包括宗教也是如此。不是说你想不想的问题,整个时代潮流是这样子,它会冲击到每个角落去,不可能说一个寺庙,一种宗教可以孤立存在。它势必要跟社会、跟人群联系在一起。只是有时候我们自己很天真地认为能够孤立存在,实际是不可能的。”
同学:“法师您好,今天来龙泉寺,尤其是能够见到各位法师,我感觉非常不一样。在我的家乡云南,寺庙是没有僧人修行的,所以我就觉得那边的寺院不是很传统的佛教,让人觉得有点压抑威严甚至一种‘阴’的感觉,反正我就是很害怕去那种寺院里。我们那边信奉佛教的人也非常多,我有一个远房亲戚,因为特别信奉这种佛教,最后顿悟空门,脱离了整个家庭,到寺庙里生活,家人都很反对。所以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出家会给家人带来失去的痛苦。您觉得在现在这个社会,对这样的问题,应该怎么看呢?您有什么开示的吗?谢谢!”
师父说:“这也不算什么问题了,出家就是这样子,出家就是要割爱辞亲,跟参军一样,当兵也是要离开家啊。当和尚也不是不能回家,这是很简单的事情,你自己要想办法去克制这种情绪。即便不出家的话,我们也不可能天天都在父母身边,你现在不就出门在外吗。这都是人的观念了,你如果观念中认为出家、当和尚很不好,不了解出家人生活的意义,自然不能接受。如果了解了,就不同了。是不是?了解到的话,就会很支持。这就是因为对宗教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和认识,所以以后多了解一点,慢慢就想开了。”
同学:“师父好,您能展现我们龙泉的蓝图和整个佛教的蓝图吗?”
师父:“我们要慢慢去做啦,呵呵,我没有神通,怎么展现?要大家共同努力啦。”
同学:“师父好,我自己大概是在一年以前开始接触佛法的,也去了一些寺庙,觉得很欢喜,我很想让我的父母也学习佛法,为此自己做了一些事情,但是到现在为止我觉得没有什么成效。所以我想问一问,怎么样才能够让他们断疑生信?另外,我想问法师您自己现在心里还有没有烦恼?如果有的话,是关于什么的烦恼?”
师父:“怎样断疑深信?你可以把你妈妈经常带到庙里面走一走,拜拜菩萨啦,她慢慢就信了。”
同学:“师父,我们那边没有什么寺庙,即使有,也是那种不是很正规的寺庙。”
师父:“那你可以把她带到龙泉寺来。”众人笑成一片,“她看到你们这么多人,马上信心就起来了,是吧。你把她带到别的地方,本来就没有佛法,她信什么?没东西可信啊。让她到这里来看看,这里很热闹,听到佛法了,信心就会起来了。是不是?那么,我们现在还在修行,肯定还有烦恼了,只有到成佛了,才没有烦恼。就是因为有烦恼所以要修行啊,修行才能够把我们的烦恼一点一点去除掉,是不是?比如我们要建一个大殿,我现在就很烦恼了,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快点把它建起来啊!”有人已经笑得喘不上来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