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8,310
  • 关注人气:66,1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3月7日)

(2007-03-07 23:34:08)
分类: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37日)

成蹊

昨晚快21点时,有客人打电话到内院来说约好了要拜见师父,我们才知道师父已经回来了。今天一早,上完早殿,师父没来得及用早斋,就又离开了,没有惊动任何人。

好像师父跑这么远的路赶回来,就是为了参加一个早殿。

师父说:“我们常说佛的功德:身、语、意、业,四种功德,各有各的作用。我们凡夫份上也一样,你只要在那里出现,自然就会有一种影响力,不一定要说什么。我现在没办法常回广化寺,对那里的影响自然不如以前。”

善知识的一举一动,都是有用意的,背后都是对弟子们无言的深切关怀;不象我们凡夫,常常做很多毫无目的的事,还喜欢美其名曰:“不做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想起来,无地自容。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3月7日)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3月7日)

今天,常住班乙班开始了一门重要的课程:集中研讨师父两次系列开示。《感悟人生》系列与《苦乐人生》系列,共有二十二张光碟。每天下午研讨一次,每次两小时,计划一个月之内研讨一遍。有福报,十分随喜:依师最重要的在于闻思佛法,如教奉行,否则容易变成情依止,而不是法依止。

记得一位大善知识对弟子的嘱咐:“我所走过的弯路你们可以不走, 但我吃过的苦头你们都要吃。”佛菩萨、善知识只能把他离苦得乐的经验、方法告诉我们,带着我们走这条还灭生死的解脱菩提道,而不可能亲自替我们走。成佛的路,有捷径可寻,就是依师,但是没有便宜可讨,必须一点点努力。心存侥幸的人,往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今天研讨第一张光碟:《感悟人生》。

师父说,我们来到寺院,目的是为了学习佛法,根据佛法修行,最后圆满福德智慧,成就佛果。修行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前提就是要皈依,奉持受戒。

师父重点分析了两种现行:一是学得比较久的同学,修得越久,好像佛法离自己越远,究其原因,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初发心忘掉了;二是初学的人,因为世间习气和我执的原故,很难超越自我。

师父说,最初的发心很重要。把这个忘记掉了,我们的行为就显示不出它的意义,结果自然不好。犹如一个学生来到学校,不按照老师的要求去用功,老师指出来的问题,也不能很好地去改进,那么你即便每天上学,也是无用功。这是很重要的。

人容易犯的毛病:嫉妒和骄慢,它让我们内心总是不能平静,不能平衡,不能以平常心来认识自己,来对人对事,来修学佛法。这时,就要去忏悔。

社会上靠职业靠事业拼搏人生,修学佛法,靠智慧,靠愿力。智慧决定了你的成功或者失败,愿力决定着你的开始跟结束。所以久修久学的同学、出家的法师,应发大心,发大愿,继续不断地在佛法修学上去用功,去努力。

初学的人,要超越自我。就是超越世间意义上的“我”,超越“以自我为中心”,超越人生的短暂性,超越人生的局限性。

师父总结说:所有一切的一切,都是过程,都是我们的生活。这些过程和生活,记录下来,就是文化,就是历史,就是人生。

我们要在有限的人生当中去体现无限生命的价值。在很有局限的时空因缘下,去实践和完成我们最宽广的佛法的事业和自己生命的蓝图。

所有这些,一点一滴,我们都要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接受,用心去学习。

大家听得很用心,讨论也很热烈,特别是对于初发心、超越自我、愿力与智慧等问题,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命经验,做了很真诚的分享。通过研讨,对师父的功德有了更实在的体会。

一位同学说:“愿力能抵挡业力,这一点过去体会不深,法师常常教大家写发愿卡,我也不上心,后来有机会练习,开始体会到发愿的重要,现在是越来越相应了。”

另一位同学说:“有一次法师带研讨,课上给了我们二十分钟做反省,题目是:‘你来僧团,你的初发心到底是什么?’反省的结果,给我很大的震撼,因为我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在僧团里变得得过且过,毫无动力了。”

一位沙弥说:“过去在世间,对超越自我的话题就很喜欢,常常看励志方面的书,但现在回过头来看,没有师友团体,没有佛陀的圣教,想要超越自己是非常困难的。”

一位同学说:“我进僧团后,对师父、对僧团的信心越来越强。现在看到师父,有点象小时候看到父亲的那种感觉,这种渴求和温暖的感觉已经很多年没有了。”

……

听了大家的心得,内心深深的随喜,点点滴滴心灵的净化,无不显示着佛菩萨、善知识的功德,蕴涵着无限的生机和希望。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3月7日)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3月7日)

师父行事略记:上午九点,师父在友谊宾馆嘉宾楼一号会议室参加小组讨论,国家宗教局叶小文局长,齐晓飞、蒋坚永副局长及宗教局各司司长、国务院参事室负责人等莅临听会。叶局长介绍了国家宗教局2006年的工作情况与2007年的工作要点。

下午继续小组讨论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