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有您
——记我生命中最重要的贵人
龙泉寺学僧

第一次认识您,是03年11月,我回家探亲,母亲给我一张《法炬》报,上面有您的照片,搭着红祖衣,在菩提树下向我走来,那种出尘的感觉,让我第一个现起来的词就是——仙风道骨。从那一刻起,您就在我内心中点燃了宿世埋下的火种。
第一次见到您,是在广化寺的法会上。作为舵手的您,两次来到我所在的那个组,和我们一起席地而坐,亲切交流,笑谈挥洒之间,轻松地将我们的一个个疑问化解于无形。我问了一个困扰了我很久的问题:“生命是无限的,可它总有个头、有个开始吧?那它的最初又是在哪里呢?”您回答说:“生命就象是一个圆,它是无始无终的。在圆上既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是找不到头尾的。”您边说边用手指在空中划了一个圆圈,我豁然而解。接着有一位居士请问有关家庭和孩子的问题,您巧妙地回答说:“我是个出家人,我没有结过婚,也没有小孩,在这方面没什么经验,你应该去找在这方面有经验的人来问才对啊!”一句话把大家都逗乐了。笑声不断,掌声也不断,我不禁为您的智慧和幽默而倾倒。我抓住机会,在鼓楼后面的斜坡上拦住了您,请求和您合个影,您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让我感觉到您毫无架子。于是我有了第一张单独与您在一起的合影。

在法会中第一次听完您的开示——《人生宗旨》,我觉得我的人生应该过的更有价值、更有意义,我能够为更多的人活着。我就作出了我这一生中最重大的决定,我要留下来,我要出家!于是我当天就写好了申请书,递交给了法师。我觉得我真是一个幸运儿,如愿地留在了广化寺,法会后的第三天,我就留在寺院,做了净人。
第一次发愿当您的侍者,是在入寺后的半个月。那天我对着长廊上您那庄严的法相,深深地一问讯,心里发愿:我要当您的侍者,您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我要向您学习,我要成为象您这样的人。我愿侍奉您的左右,就犹如仲敦巴尊者侍奉阿底峡尊者那样。
第一次跪拜您、承事您,是我出家两个月零五天的那个下午。那天下午放香,平时放香我是要睡到下午四点的,那天却不知为什么怎么也睡不着,两点钟就爬起来了。走出寮房正想去教室,您的一位侍者叫住了我,让我到方丈楼去帮忙打字,我还不知道您在那里。上了方丈楼,您从房间里走了出来,在您的威德之下,我不由自主地拜了下去。您马上把我扶起来,不让我再拜,并从口袋里掏出一沓文件稿来,足有二十四张纸之多,让我帮着录入电脑。接着您还关切地询问了我的家庭和个人的简单情况。当我坐下来开始看稿件时,我非常惊奇地发现您和家先严的字是那么地神似!那天我忙了足足七个小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半了,您听说打印好了,立刻让侍者送过去给您审阅,我看到了一个“当天的事当天处理”的典范。那天的事让我体会到了发愿的重要性。我想,难道您有他心通?不然您怎么会知道我会打字,您怎么会知道我有发心要承侍您,而您就及时地给我机会,给我鼓励呢?

第二天,我第一次有了被摄受的惊喜。您决定把我调到北京来,那时我完全不知道这边的情况。当副监院问我愿不愿意被派出去时,我毫不考虑地回答说:“不愿意!”他问为什么,我说:“这里有这么好的法师,有这么好的法,又有这么多优秀的同行善友,这么好的环境,而我刚开始学佛,条件又这么差,什么都不懂,我至少要在这里学十年才敢、也才肯出去。”瞧,天下竟有这么不具相的弟子,那就是我了,呵呵。法师让我考虑一下,第二天中午,我说:“我决定了,我去!大和尚让我去,我一定去,哪儿我都愿意去!”
离开住了将近三个月的广化寺,真有点依依不舍,到了北京,本以为也是住寺院,哪知道却被“关”进了闹市中小区高层住宅楼的一套小房子里头,一呆就是两个多月,也算是闭关吧,真有点“中隐隐于市”的味道。您第一次在中佛协召见了另一位法师和我,我见面倒头就拜,您说不要拜了,我还是多拜了一拜,还是那么不听话,嘿嘿。您给了我七条教授教诫,对初出家阶段的我指导意义非常重大。
到了龙泉寺,那时最快乐的事就是您回寺里来。一听说您要来,真好象迎接全家人最敬爱的、远行归来的父亲一样,那种雀跃的心情,我想只有当时在一起的法师和同行能体会得到。于是我们挤进小小的方丈楼,聆听您的教诲,谁也不愿先离去。您跟我们说:龙泉寺就是你们的根本道场,就是你们的家,把你们调来这里我责任重大,你们条件都很好,我愿意为你们铺路搭桥,你们成就了我也就成就了。这里是转凡成圣的熔炉,都能成器,你是金质的,出来就是金器;你是银质的,出来就是银器;你是土质的,出来就是陶器。
您常常外出参加各种会议和活动,而且,不管工作有多忙,只要在北京,您都要赶回寺里来住,每天舟车劳顿,要多花近三个小时在路上,我们劝请您要多保重,没有重要的事就少点回来。您却说,来得多业才造得重。一开始我非常担心,于是拜佛的时候,我就祈求佛菩萨加持,千万保佑您不能出任何意外,我愿意用我的生命来换取您的平安,如果可以的话。但是后来我慢慢想明白了,一是“业未造不会遇”,善知识本身是佛,业没有不清净的;再者我们众生的福报也不至于这么薄吧?于是我开始不断的修供养、请师住世,对您的法产生更大的希求心,了解您的理念,听您的开示录音,学习您的文章。因为善知识之所以不能长久住世,原因是众生的福报不够,和对法的希求心不够。
那天,我终于鼓足了勇气,走上了方丈楼,我的心跳成了一个儿,喉咙里象火烧的一样,都快冒出烟来了。见到只有您一个人在,我猛地对您拜了下去,您问:“干什么?”我直挺挺地长跪在您面前、双手合十,象背书似的飞快地说:“和尚,我愿意做您的弟子,请您慈悲摄受,收我为弟子吧!从今以后尽未来际,我愿将我的身语意三业供养您,我愿生生世世跟随您,做您的上首弟子,不管您到哪里,我都愿跟着您……”您连说:“好、好、好。”让我起来,我又磕了个头才起来。至于我是怎么从方丈楼下来的,我就不知道了,可能是用“飘”的吧。
剃度那天,是文殊菩萨圣诞日,天空格外的晴朗,我的心情也格外的舒畅,出一次家真不容易呀!您教诫我们说:“从今天以后是一个新的开始,从新做人,好好学,好好发心。”还给了我们三位沙弥每人一块怀表。我想,您的用意是让我们能够珍惜暇满,还要有时间观念。从那天起,我就时刻提醒自己,我再也不是只为自己一个人活着,也不仅仅是为了我的家人活着,我要为一切的有情众生而活着。我终于剃光了头、穿上了僧装,我永远记得那一天,那是我出家的第366天。
受三坛大戒,还是您,为我的得戒和尚,给了我法身慧命、戒身具足,让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出家人。您让我知道了比丘的庄严、菩萨的神圣,和承担如来家业、弘法利生的伟大使命。正如经论上所说的圆满善知识的德相,您完全做到了——您既是我的剃度恩师,也是我的得戒和尚,又是规范师,又是授经传法恩师,还是我依止的和尚。这么说吧,除了这色身是亲生父母给的以外,我其他的一切都是您给的。这一刻,我发愿:我要早日成为您千手千眼中的一手一眼;或者即便是做个“角落族”,为建教利生的事业默默无闻地奉献我这一生,我也心甘情愿、无怨无悔,不为别的,为众生、为佛教,也为报您的深恩。

多少次,我事情没做好,您没有批评我,还鼓励我,我知道是我的条件不够,您不敢当面指正。偶尔也有几次,您现黑茹迦相,狠狠地呵责了我,我又是惭愧又是欢喜。惭愧的是我这么笨,这么点事情都做不好,很对不起您。我又问我自己:“我来这里出家所求是什么?”难道是为了过舒适安逸的生活吗?不!我希求的是一切智智,要学的是菩萨饶益众生的发心和一切善巧。我不会做或做错了,我就该承认,就该向您忏悔,就该改正。欢喜的是我够条件被您加持了,您的加持只会让我记得更牢,改得更快,同时也是在帮我消业障。那一刻,我的心中只有感恩,也希求今后能有更多亲近承事和得到您加持的机会。
我生病的时候,您真切的问慰,让我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而且绝没有那种象世间上有的人探病的那种感觉——那些人对上是有所求,对下是笼络人心,不是求利就是求名。其实您从来没有为自己的名利做过任何的努力,不管做任何事,您的发心都是为了利益更多的众生——无私、纯净的发心,这是我真正最敬佩您的地方。

回想出家以来的历程,我每一天的成长、每一个小小的进步,点点滴滴,一路之上,都有您的指引、都有您的关爱、都有您的加持。说实在的,您没有不加持我的时候,是我自己业障重、依师法没有修好,才不能时时刻刻领受到您的加持。“森罗万境,何境非持。”除了持戒以外,我觉得还有加持在,任何境界都有您和佛菩萨的加持在,都是对我的考验,都是成佛路上必须跨过去的坎,也是成就依师和圆满无上菩提的资粮。我发愿要早日圆满弟子相,在任何境界中都能感受到您的加持,更能时时刻刻依着您的教授教诫来净化自己的内心。
一路上有您,不但是苦一点也愿意,再苦我也愿意!何况出家并不是很苦。在我成为菩萨比丘的那一刹那,我的生命就已经是属于您、属于佛菩萨、属于众生的了,能让我的生命体现出最高价值、最大意义的人,就是您——我的师父——我无限生命中最重要的贵人!

师父啊,您是我生命的灯塔,
师父啊,你是我真理的家园,
师父啊,您是怖畏的救祜,
带领我去那无死之家。
师父啊,您是空性的虚空,
师父啊,您是那善心的大地,
师父啊,您是大悲的海洋,
师父啊,您是那功德的高山。
我愿做四大海水,为您长相围绕,
我愿是那天上的星辰,
环绕在明月的身边。
师父啊,您是不会黑夜的日轮,
师父啊,您是烦恼暗夜沁凉的月光,
师父啊,您是截我爱执的利器,
师父啊,您是启发利他心的源泉。
师父啊,我以清净有力的心,
皈依您、祈求您、追随您,
祈愿有一天,我要成为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