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11月9日)

(2006-11-09 23:13:17)
分类: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119日)

成蹊

今天是“全国五大宗教团体领导人研讨会”的第二天。大和尚今日在广西的行程如下:

0800 前往竹江码头

0830 参观漓江风景区

1330 乘车前往恭城瑶族自治县

1500 参观莲花乡红岩村

1630 返回桂林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漓江,以其景观所属的级别来说,是桂林不可不游的地方。百里江水,百里画廊,自古漓江为文人墨客所钟情,于天下山水中立于不败。而今,它又一次精神焕发地端立在那里,迎接着这批来自远方的稀客。

大和尚和各宗教朋友们乘坐的客船,缓缓行驶在漓江的水面上。清风徐徐吹来,掀起和尚的衣角,波浪似地飘动,宛若一翻旗,在舷边扬起。这让人不由得想起那些国画中,胸怀抱负的文人志士,在某一方山水间,触发起久未实现的理想,而默默回味着曾经跨越的艰辛,并策勉自己要不懈走完漫漫长路的那份坚定。

漓江是雨源型河流,在季风气候的影响下,每年九月到次年二月,为漓江的枯水期。现在是十一月,正值枯水期的中间时段,因此客船行走得很慢,有时还会搁浅。和尚很放松自然的站着,偶尔和别人谈几句话。他很少从外表让人看出自己在若有所思中,尽管也许他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思考和思维。

在和尚的心中,这样的搁浅如同一个象征,如同一种缘起,并与他内心里所装有的那份对佛教事业热情发生碰撞。和尚意味深长地和我们谈起,同这缓行的客船一样,广西、桂林佛教发展的过去和现在,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也都是会遇到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与问题。但是,即便如此,还是要不断的冲破困难,往前推进。

停于江中的船是没有出路的,在荷担如来家业的路上,遇到困难半途而废,无疑是对古来大德慈悲弘化鞠躬尽瘁的一种亵渎。和尚的深广志愿,是尽我们所能,也无法完全探测的,但是以他的做法来看,不论是在中国佛教协会的工作中,还是在住持寺院的法务中,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没有一次不是全力以赴的踏过它们。

中午在船上用午餐,落座休息。漓江两岸移步亦景,大气而不单调。和尚笑笑说:“风景好不如心景好,山水秀丽不如眼光深远。如果有一群人想要同舟共济的话,那就必须要有正确的方向和具足的资粮。”听到这话,不由得让人想起虚云老和尚当年“境亦澄心”的那份自在和透彻。我们眼前的所见,犹如昙花,飘过就远去了,而如能借由于此,使观者心中增长一份对前方的洞察和对当下的判断,则这片昙花也不枉于娑婆幻化一番,至少,还能留下些可说可述,长人道心的小段,埋在以后的岁月里,用以引起善根性的人,深思并得益。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1月9日)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1月9日)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1月9日)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1月9日)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1月9日)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1月9日)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1月9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