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8,310
  • 关注人气:66,1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11月8日)

(2006-11-08 23:52:29)
分类: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118日)

成蹊

近几天,大和尚作为佛教界的代表,到广西参加“全国五大宗教团体领导人研讨会”,并于昨日上午启程赴桂,根据行程,今天到桂林及位于其东北部的兴安县参观考察。

今天的主要行程:

0800 从桂林出发,前往兴安县。

0915 祭扫湘江战役红军烈士陵园。

1000 考察灵渠。

1400 参观乐满地主题公园。

1600 返回桂林市,参观象鼻山,芦笛岩景区。

2000 参观“两江四湖夜景”。

祭扫红军烈士陵园,正表达了宗教界人士对因战争中而受到伤害的众生,深深的悲悯之心与超荐之情,以及宗教界一直以来倡导和谐,倡导和平的迫切希冀。学诚大和尚在前段时间于日本举行的“世界宗教者和平会议第八届大会”上的演讲中曾提到:“暴力违背宗教教谕,泯灭人性尊严,摧毁文明根基,屠杀无辜生灵;暴力构成对世界文明及作为文明核心的宗教的最大伤害;暴力不可能使世界变得更文明,以暴易暴只能让世界变得更加动荡、更加混乱、更加野蛮。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宗教界人士和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宗教和谐对于社会和谐与世界和谐的重要意义,倡导多元文化、开展和平教育已经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

佛陀告诉我们,人世间的各种纷争乃至战争,它的根源来自于烦恼,不能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与生存着想。而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渐次清除内心的污垢,了达佛性的本貌,脱离无限的轮转,正是佛陀出世的本怀。菩萨悲悯众生,于无量劫救度众生,亦是因循着佛陀的教诫,深广行之。不论是观世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还是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或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无量无边的菩萨,无一不是以利生为本,庄严国土。历代的祖师大德也是如此,他们应众生根基,示现种种作为,将佛陀圆满传承下来的教法,内化于众生眼见的行持中。对于无缘亲聆佛陀教诫的凡夫俗子们,佛菩萨就变现成这些善巧度化的形象,把佛陀的教义,磨化成最细小的粉末,孜孜不倦地一点点撒入我们的心中。如果我们还不能珍惜这样的慈悲,唐捐暇身,那么与旁生又有何异呢?

两江四湖风景区、象鼻山、芦笛岩、灵渠、主题公园等,这些都是广西名胜“天下甲”的代表。秀美的风景,在一个真正有宗教情怀的人眼中,有着全然不同内涵。按照佛法的道理,外在环境的秀美,是依报圆满的一种表现,而依报的优劣,与当地人正报的业缘有关。当人们内在的烦恼能够慢慢调伏,慢慢净化的时候,外在的环境也会因而感得越来越和乐。自古青山绿水处,多古刹丛林,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祖师大德的清净善业,多能感得这样的环境风水。

对于我们这些根性低劣的众生来说,不光要有幽静且远离喧嚣的外在物质环境,更要有良好的师友学修环境,并在与师友造业的过程中,运用善法的道理,指导每个人自己的行持,从而使整个团体和合增上。大和尚所带领我们走的路,正是这样一条大乘道的漫漫长路,而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定将会在未来的走向中越来越明朗。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1月8日)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1月8日)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1月8日)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1月8日)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1月8日)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1月8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