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敬三宝
心宗

我们佛学院的学僧,在学好佛学和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的同时,还有一件事特别重要,那就是要当好一个出家人。我们出家人在佛学院学习佛学,社会上各种大学也有开设相关宗教的科目,那么我们出家人的学习和他们社会上的学生的学习有什么不同呢?我想应该表现在学习和心理的态度上吧!首先,佛学院在寺院里,属于常住三宝,那么,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恭敬三宝。
“三宝”即是佛、法、僧。我们就对三宝的态度,从心态和行为上进行讨论吧!
一、佛宝:我们信仰就来源于诸佛的教导,所以说佛宝是基础,我们应该先了解什么是佛——诸佛就是觉悟了的众生,我们要了解世尊一生的行业,了解他的思想,从而坚定自己的信仰,有了信仰之后,对佛陀伟大的人格、无尽的慈悲和无边的智慧,产生深刻的认识和无比的敬仰,这样就具备了恭敬的心态,有了这样的心态再进行行为上的实践,诸如:见佛像礼拜问讯,而这一切都是心态问题,信仰问题,关键在于调动同学们的宗教感情,这样就会对佛宝产生恭敬了。
二、法宝:在我们实际的生活就表现为经书、文字,条幅等等,我们首先要对法了解,当然我们来佛学院学习,目的就是为了了解佛法,学习佛学,故而对“法”的恭敬就是自然的了。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来自社会,首先教育我们的是社会,因此有许多习惯是社会上的,比如在普通学校,就可以在课本上进行胡涂乱划,不把所学的知识摆在无上高度。而进入佛学院,如果不进行敬法的专门教育,这种坏毛病就很难改。因此,认识到坏习气的来源、成因,自然就可以找到专门的对治了,比如我们对于经本
(课本)不乱画,不折页,不标注,这样就做到了敬法的第一步。
三、僧宝:首先要恭敬我们接触的法师,他们即是师,又是僧,有了双重的身份,所以我们从师道方面应先尊敬,另一方面从佛法方面更应尊敬,同时我们自己也都是出家人,亦属于僧,这样,对于僧宝的恭敬就应表现为日常生活中互相帮助,互相谅解。
其实恭敬三宝的意义就是要我常存恭敬心,对佛恭敬,对法、法物恭敬,对法师恭敬,对同学恭敬,以恭敬心对待别人,而常以惭愧心、卑下心待己,则在佛学院里,恭敬之风就可以形成了。如果毛病太多就请大家找一下自己出家或信佛时的初心,去体味初心的那种博大、清净、勇猛,唤起初心,以上的条件和要求就容易做到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