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俗众弟子 |
心得体会三人谈
甲:大和尚在开示中告诉我们,学佛的宗旨就是引导众生得到快乐,远离痛苦;如何能够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有大智慧和大福报;我们当下学佛的入手处在于,存好心、说好话、办好事、做好人。我们所有的修行都会有好的结果;另外,大和尚还策励我们要好好学习,要我们利用分分秒秒的时间,多做利益众生的事情,把佛法传播到世间,积聚福德智慧资粮,把在寺院中学习佛法的所得带回到家里和更多的人分享。承担佛法的事业,就是在实践大和尚的教授,我们当为自己已在其中,并藉由团体来学习佛法,而感到万分的庆幸。
乙:感受到大和尚常乐我净的状态。
丙:大和尚的开示思路非常清晰,为我们学佛指出了一条非常明晰的有次第的道路,要我们树立远大目标,并且强调要走团队的道路。
甲:大和尚对我们很殷重的期望,要和大和尚的心相应,很感恩。以前听大和尚开示总是听不懂,以为是口音的问题,现在把心完全的和大和尚相应,就全听懂了。
乙:以前看到周围的朋友或亲人有各种各样的痛苦和烦恼,而自己却没有能力帮助他们也很难说服他们来学习佛法,很是难过,现在明白了是因为自己的福报和智慧不够,要好好按照大和尚的开示来修行。
丙:大和尚究竟是怎样利益我们的?大和尚的心愿是什么?
甲:大和尚当年在中国佛学院读研究生的时候便立下宏愿,“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发愿要令北京的信众有一个可以学习的寺庙,而不用四处奔波。龙泉寺之所以能够呈现今天这样的面貌,能够这么迅速的成办这么多次的法会,利益众多众生,均是由于大和尚的愿力所致,大和尚也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努力。
乙:龙泉寺的法会以诵读大乘经典为主,培养僧团骨干,淡化宗派色彩,接纳各门各派的佛弟子;法门寺着重于国际交流;广化寺则是一个对大众普法的平台,告诉我们如何说好话,办好事。《法炬》是深广的配合,从几个层面展开建立十善社会的角度入手。
丙:我们当前要承担师长的事业,体会师长的心念,和师长真正同心同愿,能够让我们非常迅速的净罪集资,迅速成长。
甲:王者是风,民者是草,理解大和尚的心意,要发大愿——把自己所承担的工作真正做好,绝不拖拉。
乙:大和尚无尽的心念,无间的心念,我们要把自己的身口意,每一个念,每一个动作和每一句话都体现大和尚的心愿。
丙:通过法会的承办与同行善友的互动,造和师法友相应的善业,善念的不断串习。
甲:如何才能把《法炬》办得更好?
乙:大和尚对《法炬》的期望,由此次法会的因缘,大和尚谈到对《法炬》及未来法会文宣的三点期望:(1)要选择好定位,明白报纸的定位和读者的定位;(2)要有佛法内涵,对佛法的深入了解;(3)要做到令大家喜闻乐见。以善巧方便,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大家爱看。
丙:《法炬》自2004年3月开始,最初主要以法类来摄持,从去年开始,从专题版扩展出综合版。专题版主要以“深”为主,每期以一个法类为主题,比如“深信因果”“暇满人身”“依止善知识”;综合版每期也需要确定一个主题,比如“观功念恩”,可以是家庭生活中的,也可是社会工作中的观功念恩。
甲:大家的心量要扩大,眼光要放长远,要和将来法会方方面面的文宣工作结合、贯穿在一起。比如,这次华严法会就提出了一个如何配合网络直播,进行文宣的问题。将来法会也许会越办越大,越办越面向更广阔的众生,我们要学习揣摩师长的心愿、意图,经常去思维怎样从文宣的角度,更好地去配合做好弘法利生的事业。
乙:正如大和尚所言“要相信我们所有的付出,我们所有的努力,我们所有的修行,都是会有结果的”。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累积成佛的福慧资粮,为将来弘法利生做好充分的准备。
丙:文宣工作的重点在于平时对法的深入理解及在日常生活中的不断实践,故而,我们要透过承办三宝事,不断积累闻、思、修的经验,不断向师、法、友学习,由此,心灵才能不断提升,也才能更好地自利利他。今天,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只是开一个头,以后我们还会不断相续下去,努力达成大和尚对我们的期许,如此,种一个生生世世得师长摄受的正因,并将正法建立在我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