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寺院报道 |
龙泉寺6.19法会小结
见行
见行
一、可取处
前行期间
1、了解大和尚为何这次要加强教育组工作力度,领会大和尚心愿――利益更广阔的众生,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善用人才,由此而策发教育组义工的好乐心、承担心,以教育组工作凝聚共业,同时,由此共业推动教育组事宜的不断完善;
2、及时向法师及召集人、部长汇报,明确教育组工作的意义、定位、职责、与各部组之间的关系,配合总体做好前行准备工作;
3、明确本次教育组义工为专职,尽早确定义工名单和骨干,尽早进行义工分组,以利于义工之间的相互了解,沟通互动;
4、召开小范围的经验传递交流会,邀请前几届的教育组长进行经验传递,一方面了解以往法会的教育组工作情况,另一方面增进同修之间的相互了解,凝聚共业;
5、制定教育组工作规划,报法师批准后,下发所有教育组义工,以利于义工提前了知自己的工作职责,及所需要学习和了解的工作内容;
6、制定教育组培训规划,进行两次教育组前行培训,透由对大和尚开示(“怎样当好义工”、“不忘宗旨、不忘目标、不忘发心”)的学习,进一步提升义工承担的意乐,端正带动信众的心态,打开心胸格局,与信众结广大善缘;研讨对境时如何用心,如何纳法成业;学习法华经大意,全面体会法华经真实意趣;
1、
2、
3、
4、
5、
6、
正行期间
1、僧俗配合密切
法师在义工大前行上,特别安排与诵经信众的见面,向信众介绍教育组义工的身份、工作,以利于教育组的工作开展;法师亲自带动教育组的前、正、结行,特别安排法会的第二天下午,进各小组参加研讨,一下拉近了与信众之间的距离;教育组义工用心听闻思维法师的各种开示,体会这次法会理念引导的内涵――环境对学佛的重要性,建立师法友和合增上的团体;并针对信众的实际情况,随缘应机地将法师的开示加以稀释,传递给信众;
2、加强与信众的融合
在义工大前行上,了解到由乔居士带领的河北金山寺居士共有30多人将全程诵经,与他们进行沟通融合,即能安定诵经信众的总体,并能透由对他们的关心了解,凝聚与信众间的共业;法会期间,特别安排中午与信众进行轻松交流,加深业缘;晚上,由教育组义工陪同信众回宿舍,对信众的生活起居加以随份随力的关照;三天法会,教育组有部分义工与信众结下了善缘;
3、加大与各部组的融合
与事务部住宿组联系,安排教育组义工进入信众的住处,配合住宿组做好信众的起居关照工作;与接待部皈戒组联系,帮助其分发皈依证;与法务部督察组联系,协助做好第二天上午的大殿及授皈戒现场的秩序维持工作;与接待部配合,派出教育组义工做好新人统计、景区接待等各项工作;事务部特别为了教育组工作方便,安排教育组提前用午斋;接待部派出优秀义工,支援教育组加强人员力量;
4、教育组内部义工之间,大部分人员彼此配合默契,互相策励、互相帮助,加深了相互的理解和认识;有部分教育组义工个人收获较大,增强了对团体的信心,愿意继续跟着师法友和合增上的团体走下去;
1、
法师在义工大前行上,特别安排与诵经信众的见面,向信众介绍教育组义工的身份、工作,以利于教育组的工作开展;法师亲自带动教育组的前、正、结行,特别安排法会的第二天下午,进各小组参加研讨,一下拉近了与信众之间的距离;教育组义工用心听闻思维法师的各种开示,体会这次法会理念引导的内涵――环境对学佛的重要性,建立师法友和合增上的团体;并针对信众的实际情况,随缘应机地将法师的开示加以稀释,传递给信众;
2、
在义工大前行上,了解到由乔居士带领的河北金山寺居士共有30多人将全程诵经,与他们进行沟通融合,即能安定诵经信众的总体,并能透由对他们的关心了解,凝聚与信众间的共业;法会期间,特别安排中午与信众进行轻松交流,加深业缘;晚上,由教育组义工陪同信众回宿舍,对信众的生活起居加以随份随力的关照;三天法会,教育组有部分义工与信众结下了善缘;
3、
与事务部住宿组联系,安排教育组义工进入信众的住处,配合住宿组做好信众的起居关照工作;与接待部皈戒组联系,帮助其分发皈依证;与法务部督察组联系,协助做好第二天上午的大殿及授皈戒现场的秩序维持工作;与接待部配合,派出教育组义工做好新人统计、景区接待等各项工作;事务部特别为了教育组工作方便,安排教育组提前用午斋;接待部派出优秀义工,支援教育组加强人员力量;
4、
二、 缺失处
1、教育组义工仍需进一步领会大和尚的理念,加强对《法华经》等大经大论的学习,深入理解大和尚理念与经论之间内涵的关联;进一步对僧团修信念恩,对同修观功念恩,对信众打开心胸格局,增强对师法友和合增上团体的信心,由此发心增上;
2、教育组仍需从总体上,在僧团的引导下,善观缘起,把握最适宜当前信众和义工的教育带动方式,探索出一条逐级、渐次引导带动的体系模式;
3、教育组义工还要训练观察力、念知力、应变力、关怀大众的心力,在研讨中观察并把握时机,将僧团理念及经文内涵善巧地传达给信众;在平时与信众的接触中,注重自身的行持,用真诚的心去关怀信众,与信众融于一体,注重身教重于言教,不断学习正确饶益有情的方法,面对各种境界策发菩提心,实践菩萨行;
4、研讨前的信众分组,经常是或多或少,不能随机应变,善巧把握;
5、与其他各部组的配合,这次还不太到位。比如,虽与住宿组沟通,但仍有一些信众的住处,没有教育组义工去关照。这是由于信众的流动性比较大,教育组义工到位时间不一所造成,还需细化解决;
1、
2、
3、
4、
5、
三、 改进处
信众方面
1、前行期间,可因应信众的住宿情况,提前与住宿组沟通安排分组名单,安排好教育组的义工与信众的融合;
2、正行期间,为法会整体有序化,建议给信众发牌,提前做好分组工作,让信众明确自身所在的研讨小组及带组的义工。这当中有不少操作上的难点,但是从长远考虑,还应向此方向发展。
信众方面
1、
2、
义工方面
1、教育组义工建议稳定一段时间,主要由老学员担任。透过担当辅导员,不断加深对僧团理念的体会,对经论的学习,同时,策发承担心;
2、为加深与各部组义工的交流,增强教育组义工的心力,建议安排各部组的义工加入到下午的研讨中来,进行混编交流,共同学习;
3、本次法会,由于因缘条件所限,未安排教育组对内带动义工学习,将来因缘成熟时,可考虑单独设立文教部(含辅导内部义工、带动外部信众、法会文宣工作三大部分),不断深入学习并宣传僧团理念,将法会办得越来越深入人心,让所有信众与义工都能进一步体会师法友和合增上团体对我们无限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4、以教育组为基础,搭建一个长期专注于带动居士层面学修的平台,不断探索信众与义工的总体带动方式,一方面相续在法会中与信众结下的善缘;另一方面,推动义工发起承担心,并将法会中义工所凝聚的共业力量,延续到法会之后。
1、
2、
3、
4、
后一篇:(僧众弟子)恭敬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