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僧众弟子)关于“善法欲”的探讨(之一)

(2006-06-13 09:32:49)
分类: 僧众弟子
关于“善法欲”的探讨(之一)

(僧众弟子)关于“善法欲”的探讨(之一)

 
甲:最近,大和尚让我们思考善法欲到底是什么相状?后来和尚刚好回广化寺,乙法师请问了这个问题。大和尚也作了回答,请乙法师给大家消释一下。
乙:大和尚说不要揣摩什么,就这样子。
甲:因为大家的祈请,第二天,大和尚为僧俗弟子们作了一场十分重要的开示,而且方式与以前也不一样。一开始大和尚向大家提出了十个问题,而且说当下有什么感受,直接说出来就行,不要有太多的理路思考。那么这一节课我们也用这种方式来讨论第二个问题:“我为何善法欲不强?”直接谈一下内心的感受。
乙:善法欲为什么不强?我们的信心没有建立起来,对因果、生命无限等概念自己没有建立起来,内心不是很相信,乃至于对自己的暇满也没有笃定信解,没有逆境也不会思维“死无常”,明日复明日,不会说很迫切、急待。若相信这些,怎会没善法欲?就像善知识说的地震比喻,地震来了,平常病了躲在床上不会动,这时比谁都跑得快。所以我觉得最基本的信心很微弱,善法欲就提不起来,觉得疲疲的,这是我粗浅的认识,说的都是我个人状况。
甲:乙法师说他对法类的信心不够,推动的力量不强,下面哪一位法师继续谈?
丙:我感觉并没有真实看到善知识的功德,对他的内证内心并没有信解或认同,有也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而且自己八年下来觉得改善并非如自己以前所想那样,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所以吸引自己向上的力量不强,看不到殊胜的利益。
甲:丙法师是胜利看不到。我觉得自己问题出在看不到前方的方向。虽然也知要成佛,也喊口号,但内心并没有动力,成佛对我来说还是很遥远,虽然法师也列出了短期目标,我还是抓不住。世间人看到眼前的利益,如挣钱,目标锁定很清楚,所以有动力,拼命干,这次大和尚让我写通讯,就有这个感觉,有了一个具体目标就会有动力,否则,内心散散的。上次大和尚说的‘无常’我也没有认真思维,若每天思维是会有一些策发的。
丙:迦摩巴云:说思已未生,汝何时思,昼日放逸,夜则昏睡,莫说妄语。
甲:对!我觉得我的问题是在这里,这个问题是怎么产生的呢?还是信心的问题,对团体信心不够。
丁:感觉自己病想没有。内心并无真切病想,只是嘴上讲,若真有,不会这样疲松、拖拉,要死不活的,每天得过且过,还觉蛮不错、蛮安逸的。另外,对佛的希求不强,对佛感觉不强。
戊:我们都处在好的环境保护之中,推动力不强,像在家人为了生活逼着你拼命工作。我们现在依赖性强,反而没有推动力。另外对师长的信心没有以前那么强了,对业果模糊,善法欲也就不强了。
己:最近佛学院刚上到“暇满”,善知识已经告诉我们很清楚了,之所以得不到好处,最根本的是没有如理思维,都是在非理作意,妄想分别,所以没有受用。善知识强调:只有这个,才能策发动力。只要任何时候,内心不清明,造的都是恶业。所以目前我们出家人造的业如果都不能感得人身,居士们还有什么希望?法师引导我们会不会觉的这个人身难得,有时也会觉的难得。但我们真的会认为难得吗?会认为自己从三恶道来的吗?我今天在班上问同学,很奇怪,大专二班的一个同学说他是从人道来的,又有好几个同学也举手说从人道来的。我问他们是怎么知道的呢?他们对我说,演肃法师这么说的。然后我问他们,你认为从人道来的话你的依据是什么?你是怎么想的,你怎么认为你是从人道来的。有位法师说他这一生能够出家学佛,碰到这么好的因缘,前一辈子没有种下正因的话,这辈子不可能获得的。那我说是啊,但这前辈子,是哪一辈子,这个是讲不清楚了。我说前一辈子很可能是三恶道来的,为什么会这样讲呢?我的笔记里记着善知识的引导,我们不是要从这一生的习性观察吗?从这一生习性观察,习性不是这一生培养出来的,是前辈子带来的,前辈子带来的话,你去观察自己的习性属于人还是三恶道的习性。一个人他前辈子精勤造善业,这辈子感得人身的话,应该有很多好的等流。但我检查自己很多等流都不好,象法师所引导的都是三恶道的习性。那有同学说,法师我看到这里心很沉,一点希望都没有了,我说善知识上课的时候讲了就利用这个时候改善,得这个暇满人身,如果不好好珍惜,不去造善业的话,堕在三恶道中,更没有机会造作善业,那是永无出期。现在有机会可以改善,以后没有机会改善,那我们到底要不要对自己负责任。所以说,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我们并没有认真的考虑过这些,以前法师讲了,我笔记都做了。唉,好像第一次看到一样。
甲:己法师讲得有道理。
庚:我也在想,我确实觉得,为什么对善法欲不强,第一个对我自己来说没有很好的去思维法义,自己内心没有推动的力量,前面这几位同学都讲了,对三宝师长的信心不强,这是一个原因。真的我们学了这么久了,信的话能如法的行持,真实得信他所说的话,就按这个去做一定能达到,得到这个果。和尚的开示,听完了就没当一回事,他是他的,我是我的,依着自己的习性走路,就是没有很好的思维对我有什么好处?说了就算了,这个话没入心,这样就还是过自己老日子。一天一天这样子过去,再一个就对这个法思维不起来,木木的,麻麻的,反正就这样,动不了,我的一个感觉说,真的如果对于法看到好处的话,自己就会做这件事情。
辛:我觉得思维力不够,平时没有去思维,平时虽然看书还是看,但是说,就像善知识说的在文字上,真正没有把心用在思维上,下来没有在自己的生活当中应用对照。这样的话,平时我们看了一点点,但是看了之后就忘掉了,对你内心没有触动。没有触动就用不起来了,平时的时候对自己内心的观照能力不够。平时内心很粗,很散乱,在上课的时候大家在听法研讨,可是心跑到外面去了,下课的时候内心没有一点在法上,也不行,对内心没有多大的变动。平时的时候觉得这个环境很好,反正在环境当中,慢慢的就会形成麻木的状态,没有去想过,以后的方向从哪走。
甲:每一位法师都有针对自己的情况作自我分析,我记了有八条,各自情况都不一样。我看到这些答案之后,我在想,三年前我们什么样的状态?现在的状态做一个对比,然后,我们共同讨论这八条当中,哪些是最主要的。
甲:我记得我那个时候可以说动力比现在强多了。三四年前,零二零三年,那时心力所缘非常-强,我觉得我那时候短暂的目标是有的,每天都有所缘。比如有一次法师暑假来带我们精进用功学《掌中解脱》,每天都很有希望,学的津津有味,不管学的好坏,内心有那种力量在系缚着自己,自己一直在努力,看啊,揣摩啊,有这种信心,现在好像这种力量没有了,至少比起那时差了一大步,所以说病想、暇满,胜利不够啊。如理思维那个时候也有思维,现在,对境的机会,比那个时候复杂,那个时候很单纯。一天在班上,承担一点事就是班上的事,所缘很单一。现在所缘比较广泛,没有那么单纯。但是这样一路下来,对这些法应该相对体会更深一些,我的心力透过学习应该更强。
甲:接下来是哪位法师再谈谈?
丙:我感觉三四年前,好像很紧张、卡卡的,对谁也不顺眼,缘也不是很好,好像自己封闭在一片乌云里边一样,后来安居以后又有病嘛。 02年的时候,那时信心还是很强的,不能说信心了,只能说福报还够吧,对善知识的信心还比较强了,但是来广化寺的时候,我就感觉有点疲了。我感觉来这边以后没有怎么好过过,我感觉每天都在小圈子里边透不过气来,很难受,见人都不顺眼。现在的话,我就感觉很顺嘛,各方面如身体等感觉都有一点好转。比较像是一个正常人吧!原来每天感觉很苦,这是真的,现在都感觉比较顺嘛,日子过的很快,哗哗哗就过了。时间长了没有继续提升,就疲了,福报不够嘛。现在都比较疲,原来虽然说难受,但是脑筋转得快。比如说今天听法师讲法,那时候我感觉不做笔记,听完法师讲的法重点可以复述,重点可以把握百分之七八十,现在百分之二十可能都不行。那时候就是说正知力还能够做一点,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晚上我知道今天吃什么饭,过三天四天后,我还能把前三天早上吃些什么,忆念起来,什么事都能够想得清楚,三天来从早到晚做了什么事情都很清楚。现在呢,今天吃完饭就忘了,念力不行了,以前虽说思维力比较难,但它思维的灵活度还可以,现在是不但乱,脑子也迟钝了。
甲:你认为问题出在哪里?
丙:就是福不够。
甲:是身心状况还是什么因缘造成的?
丙:我是福不够。感觉福报不够,没有福来养慧,慧越来越迟钝,再一个就是法师讲的,听完了法没有时常拿法来运用,听了很多,对法不恭敬。
甲:  讨论的目的主要是分析你这个问题出在哪里?过程也可以谈,因时间的关系,过程可以缩短些。好,阿弥陀佛,下一位法师。
戊:前几年,其实我们上师资班的时候,我们自己也学,也跟着甲班上课,在甲班上课,03、04年这段时间还比较稳定。我自己学感觉较难,但还是比较用功,所以我们班几个也自己组合起来一起学。从毕业之后到进入常住班,我感觉比以前好一点,已经正式的成了常住班的同学了。以前是两边都跑,佛学院也跑,常住班也跑。自从进了常住班以后感觉比以前好多了,没有佛学院那边的约束了。这边呢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甲:你认为你好的方面是哪些方面?是对法的深入还是对法的信心呢?还是其它方面?
戊:法师带课,学习的方面比较好了。
甲:下一位法师,阿弥陀佛。
己:我觉得三年前、四年前的事突然提到,好像都想不起来了,还是跟刚才丙法师讲的一样,今天早上做了什么,晚上都想不起来了,我觉得以前的念力不是这样的嘛,以前说好像在几岁的事也记得非常的清晰,现在好像都模糊了,越来越模糊了。但我粗粗的想了一下,如果说对佛法的学习,对师长的信心的话至少比两三年前好吧,我是02年的时候,就是今天法师还提到说连续打两个佛七都把我打下去了,我都怕了,不敢打了。常住班都呆不住了,后来02年就去读师资班,当时也是想绕一个迂回嘛,如果不这样的话,当时肯定会跑掉,离开广化寺,我住不下去了,然后呢?就是到师资班去缓一缓。那时在师资班的三年,到常住班的时间很少,对常住班观过也很严重,好像常住班的同学都喊口号,反正观过很多,然后也不太愿意找法师。我记得03年年初的时候分组嘛,有法师过来找我,希望我能够好好修学佛法,他说了很多我很感动,当时我只是碍于情面答应了。结果第二天早上我又返悔了,把他气坏了,我是觉得太糟糕了。因为当时我觉得我实在学不下去了,就是这样,我知道这个很好,但我实在是学不下去了,我怕说如果那样跑掉的话,以后就没有机会了,我还是找一个能够缓和一点的吧。这个实际上也是跟师长造下违缘了啊!那是03、04年。现在的话,我觉得对师长的信心啦,乃至对法的学习身心的状态,尤其是我们现在修学佛法是比以前好多了。虽然说好像念力各方面不如以前,但是从这些角度来看,对治习性来看是比以前好多了,我简单的说到这里。
甲:下一位法师。
庚:说念力呢,就像老和尚说的一样,我真的不记得了,三四年前的事我更不记得了。不过我记得好像有一段时间,佛学院面临一个选择,也就是说我要去读师资班,还是进常住班。那个时候己法师在客堂嘛,我们几个也有去请益和尚,问和尚我到底去哪边比较好?和尚说:“这事情不能帮你决定,你自己决定,给你选择到时候你后悔就麻烦了。”自己选择去哪里,我们几个去请益和尚,和尚不给我们说,这个麻烦了。他说这个要你自己抉择。你自己要去哪里,自己抉择,你将来就不会怪别人,所以这都是自己造的业,自己选择的路自己晓得怎么走。但是那个时候自己还是隐隐约约觉得要进常住班,也不知道那个时候是什么因缘促使我去了师资班,那时就觉得常住班在这边还不稳定,将来不知道什么因缘就会散了,去师资班最少说不会散。其实那个时候对法师的信心还是不够,可有可无的样子,还没有真实的觉得学这个法是对生命有帮助的,没有看到。因为当时我跟法师的缘还不是很近,再一个放假的时候我们又不在,我们也没有学。虽然那时上课,也觉得很好,但也是迷迷糊糊的,自己也是没有受用,那个时候和现在比的话,现在看到的好处要多一点吧,比以前的信心要好一点。
甲:下一位法师。
辛:在三四年前,我感觉比现在的动力要强一些,现在就是疲疲的。到上课的时候才去翻一下书,以前平时的时候就会去看书。虽然说没有去深入思维它,但至少有主动去看。还有以前的那种观过心很强,尤其是对法师和对有些同学真的是观过心很强哦,现在的话,就有很大的改善了,去看师长,真的是他有很多的功德。还有自己感觉这个念力还是不行,就拿背书来说吧,以前一个晚自习自己就会背十来个颂,现在就是一天也背不下来,现在念力真的是不行了。
乙:现在回忆以前事情的话,只是回忆一个总相,也只能是大概的一个轮廓。把时间拉到以前,你说每天在做些什么,不是很清楚,只能说是一个大概。我觉得真是很羡慕在大专班读书的时候,那时候我觉得是我学习最佳状态,跟着法师跑,跑得很欢喜,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欢喜,那时觉得自己和别人就是不一样,你说承担吗,我什么事情都放得下去做,做得很欢喜。读书吗,在班上随时是佼佼者,我比你们玩得多,做得多,但是我的成绩还比你们好。我觉得那时读书状况非常好,你说02年那年(最后一个学期)搞了一次五一福旅,又搞了一次水陆法会。我考试从来都没有耽误。毕业考的时候,虽然有点放下,但还是考得不错,那个成绩自己还觉得不错,而且办法会期间还会继续听课,比如今天上《大乘起信论》,我还会去听课,比如说今天讲《俱舍》、《唯识》,我会跑去听课,当时就有这种心力去做,但是以前观过的心也很强。做事情很会做,现在心量比以前有一点宽广,这是一个好事。但是好像这种动力没有以前强了,这是一个。另外一个我觉得这几年对师长的信心,对这条路的信心会比以前增强了。以前就是打过七,不知道是宿世带来的善根还是什么,反正是搞不清楚状况,就好像刚才同学们讲的喊口号,为利众生愿成佛,内心没感觉,做呢也去做了,其实也没在内心产生一种感觉。其实我选师资班,我是很清楚的,我是要学,我要学唯识,要学俱舍,但是后来没有开俱舍课,那对于法师走这条路能不能走得通,是不是这条路,还不够圆满,还需要一些补充,比如通过学俱舍跟唯识来补充,当时对师长信心确实是不够,当然也不能说现在的信心都很够,因为现在是无路可走了,还有说现在自己这种学习、做事情都没有比以前好了,这个我觉得也是蛮复杂的,还要进一步去思维。
甲:好,刚才每一位法师都谈了自己的状况,对比以前,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有进步,也有没进步的。当然方方面面不一样。我们还是回到最前面的问题,就谈我们眼前当下的感受,比如说现在我比以前对团体的信心感觉会好一些,从总相来看,是比以前好一些。我觉得通过这个去思考回忆自己从前吧,总会有点策动了。回到刚才我们谈到的几个问题吧,比如说是暇满无常、思维三宝功德、设定的目标、病想、对师长的信心、如理作意,或者说是内心观照不够等八点。大家共同来看这八点,哪几点或者说哪一些是最重要的,是大家共同的地方。
丙:共同的就是思维达不到触动,这是根本,没有善法欲,自己没有触动得不到好处,谈不到信心,你根本不信嘛,你自己感觉有好处了,真得就能升起信心,为什么生不起来,关键是信心,所以说信心是根本。再追根本的话还是自己思维有没有受用,这是根本。
甲:你个人的状态是感觉没有思维。
庚:就看大家认不认同这一点嘛。
乙:你说为什么?我们还要继续问这个为什么吗?这个问题如果真的是原因的话就应该问说他是怎么样?
甲:这个共同的原因就是大家彼此都会出现的,如果你出现他没出现这个不是,为什么?这是我们整体的问题,整体的问题别的不行。
丙:为什么没有如理思维,思维不起来因为听闻没作好,为什么没作好?因为对师长没有信心,你讲的这个都是大家共同的问题。
甲:你不要用理论去推,你认为大家共同的应该是什么,你别用你学的去推,你推来推去结果还是法。
丙:我就感觉到没有如理的思维。
甲:根据你的实际状态,你认为大家共同的是什么?大家今天谈的始终围绕的是一个,就是自己的实际状态,你转了一圈结果还是在那儿,还是推不出什么东西。
己:拿我们的实际经验来看就是这样嘛!上课听法师讲到相应时就说这很好啊!这个真的是这样子。你看自己的现行是什么样子,你说你下来要去思维,要去实践了,乃至于我们说助教提升啦,什么提升都参加,最后下去也都没有了,下一次助教提升的时候,问上一次提升了什么?上次讲了什么?啊!想不起来,也是赶快翻笔记。那我们上课也是,上课前也是赶快翻笔记,上一次学了什么?你下去就没有后续的东西嘛!是不是?
乙:为什么没有后续的东西呢?
丙:没有思维,没有串习。
乙:为什么不串习?
丁:这个问题你要找到根本!
乙:原因是一个标准,这个应该是正确的,大家共同的对不对?但他不是一个大家都承许的真正原因。
己:对于这个可能不是单一的因,它可能说是一个主要的因,那为什么说会这样子呢?那我这里想到善知识讲就是懈怠嘛!你一旦种下这个懈怠的因以后呢?你以后时时刻刻现行的都是这个东西,你现在推来推去,你又不是说好像真的是一点都不愿意,你是愿意的好像就是这个推延懈怠,就是这样一直推,一直推,好像就觉得说反正明天,后天嘛或者说“什么时候再说,我是这样认为了,就是这个推延懈怠,他导致于这个思维。
丁:为什么会推延懈怠。
乙:我好像说推延懈怠,好像就变成说思维,不想去思维,或思维力不够,这都是一个善法欲不强的一个果相呈现出来,好像不是说善法欲不强的它的一个因,善法欲不强它会怎么样,会产生这种相状。
丙:为什么善法欲不强?不强的因有三个:正知见,善法欲,勤精进。善法欲没有就没有勤精进。为什么没善法欲,就是没有正知见,为什么没有正知见,就是没有思维,还是这个问题,还是思维?你要问说为什么没有善法欲你要说没有目标,那主要还是没有思维,从这个地方来讲,对不对?
甲:为什么没有思维?
辛:没有认识到这个东西对我好。
己:你怎么才能认识到他对你好呢?法师上课的时候我们才有感觉这个好麻。
丙:为什么没有变为自己的,就是没有思维,思维了当然就会变成自己的了,听了很多为什么不去做。记不住,然后下来不去思维,问题都是这个,你说我们还有什么问题?
辛:上课的时候那点触动,那就是一点感性的东西,下来没有去思维也没用。
甲:你思维了,就能决定你以后越来越强了?
丙:我先问你啊,当然我也赞许信心很重要,但是说我觉得这是主要的。你说谁没有信心?大家都有一点信心,但是说这个信心的增长就是靠思维,你说是不是?为什么善法欲不强,这是个果相,它的因在哪儿,就是业,就是所造的业,造业是什么,一定要靠思维。
乙:你不能说大家都没有思维。
丙:就是说思维得少。
乙:不能说大家都没有思维,只是说有的同学思维得多点,有的同学思维得少点。但是他的原因在哪里?
甲:问题就在这里,一直在这里转来转去,都没有往里走,再往里边走一步。
丙:这说明你都知道了,你就讲出来吧。
甲:你要不要进步,不然以后怎么走这条路,和尚说要知道同学们修学佛法的时候,内心里的真实状态。
乙:我觉得这一点还是在自己的修信,归根结底还是在修信、念恩上。
丁:有些人他对自己也是没信心,也动不起来了。
乙:对,到底怎么修信?可能刚才己法师谈到的思维啊!听闻啊!是要从这方面建立起来,但是这方面的目的是要修信才有后面的这个,你要把信心建立起来,不会只是坐在那边信心就修起来了。
甲:靠思维了。
丁:你要它辗转增上,可是它究竟的根本还是在最开始。
甲:万善根本是这个,乙法师点到要害了,也不能说是唯一的至少说是非常重要的地方,也就是修信心了,当然这个信心,从理论上讲,从很多地方都可以证成的了,都可以说明。比如说大家能够如理依止善知识,内心里自然就会有一股力量,有一种向心力。如果不能如理依止善知识,就是修信啦,观功念恩啦,感恩啦,一直在提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毕竟还是在淡化,这个也是事实。比如说我们现在在大殿里上殿,普遍汉地整体的状况就是这样,我们对的都是佛,中间没有东西,中间没有师长啦,善知识啦,没有,就对佛,你想现在我们的条件又这么差,怎么可能对上佛呢?到底怎么走这一步,才能够产生善法欲,我觉得这些都是要考量的,因为目前,大家在这个班里,应该找回这种动力和方向,包括上一节乙法师和己法师也谈到信心的问题。目前是谁在带我们走菩提道?这个是很具体很重要的。这一点我个人的认为,如果看不清楚的话,提升会很小,为什么,因为目标锁定不了,当然大家一直在修信,但是因为根机的问题,自己的条件不够,必须要有现实的所缘,如果没有现实的所缘,你说信心越来越强,我是觉得我做不到,至少很难做到,但是现实必须要有一个人来带,总体的领着这个教法,这样才能真正走上去。你看到的必须得要有人,现前的人带着走才能够真正领受到这个。当然在很多场合下大家都有谈到,但这个我认为从内心里面感受不到的话,我认为永远是没有力量的,永远走不上去,就是疲疲的。为什么?因为自己的福报、智慧各种因缘都不够就会越来越远,我是这样认为了。接下来,那就是第三个问题如何增强善法欲?不知道大家对这个有什么看法,我说的这个就是实在的话,没有做一些理论推理,自己就是从这个地方体会出来的。我是这样想的,因为要考虑建教,经常在想我要建立教法啊,我要拯救教法啊。既然这样的话,就要考虑下一步在各自的缘起点上应该如何走,这些都完全牵涉到信心的问题,完全是在连着,跟个人完全是连着的,跟个人是一体的分不开,这个东西有的话,也许我没有什么承担、承事都是很有力量、很欢喜。比如看到这个东西之后,你一看到这个总的缘起之后,就在修信念恩,一直在修就是这种感觉了,这个有了,那个力量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不须要特别的去策励就会有。
庚:但我们现在也知道大和尚带我们走这条路嘛,为什么还是提不起来。
甲:这是心量的问题,真正能不能看清这个问题,才会在内心里产生体会。和尚这次就谈到这个问题。我们目前并不是说没有法,也不是说学不到法,也并不是说我们没有团体啊!这个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学得疲疲的,为什么?他谈到我们还没有上道,上道才有力量,其实他谈到的很多问题是值得进一步去讨论,探讨的,我们深入讨论才能够对自己或多或少有一点启示或帮助。他一直讲,我们没有共同的所缘,没有祈求,我只是这样总结了,不一定对,供大家参考而已。

(僧众弟子)关于“善法欲”的探讨(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