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俗众弟子)给方丈和尚的一封信

(2006-06-12 18:20:27)
分类: 俗众弟子
给方丈和尚的一封信

(俗众弟子)给方丈和尚的一封信

尊敬的学诚方丈:
        您好﹗
        请原谅我来信的唐突,但同时也非常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看我的信。我是一名大四学生,在听说关于莆田广化寺后,竟然很奇怪地一直念念不忘,很想来贵寺参访学习,奈何机缘未到,终不得遂。
        我开始学习佛法也就是这二个月的事情,也可以说是妈妈把我引进了佛门。我妈妈一九九六年皈依了天台国清讲寺的可明方丈,并一直遵循师父的教诲精进念佛,后来因为病重在今年的二月二十一日清晨往生了。妈妈在世的时候,就教我学习佛法,可那时我一直以为念佛学佛是老太太们的事情,和我无关。直到妈妈病逝前的一个星期,很巧地在上海龙华寺看到了一本《念佛人临终须知》。因为以前,我曾记得妈妈告诉过我,假使真的有那么一天到来,她劝我不要哭泣、不要悲伤,而要帮她助念。于是,我细细地将该书看了一遍,并给家中的亲戚眷也看了,但是他们似乎并不理解。
        也许真的是佛菩萨的加被,妈妈自己竟然预知她往生的日子,那天晚上她躺在床上,整整念了一夜的“阿弥陀佛”。由于癌症到了晚期,她的腹部与胸腔全是腹水,身体痛苦不堪,可她却牢记师父的话:“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楼上有位学佛的邻居很慈悲,专诚到我家为妈妈助念。妈妈当天“走”的时候,我坚信阿弥陀佛会来接引妈妈,所以就整夜整夜地念佛,乞求阿弥陀佛来接引她。我爸爸以前和我一样,也是从来不听闻佛法,虽然那天看到我这个样子,似乎还不能理解。可是奇怪的是,他竟然也和我一起念佛!就这样连续念了三天。到大礼的那天早上,我去看给妈妈化的妆,看到她竟然满面的笑容,平静开朗,我的心也随着她的笑容开朗起来。

(俗众弟子)给方丈和尚的一封信

        事后我好奇地问爸爸,那天他怎么会念“阿弥陀佛”,他竟然也说不上原因,只觉得那天看到我虔诚在念佛,他觉得也该这么做。而我自己为什么会念佛?我也没多想,只是希望自己能学《地藏经》里的婆罗门女能感应佛菩萨接引我妈妈往生。妈妈的这件事情让我感受到了“信、愿、行”的真实力量。如果说以前我念佛是为了妈妈,但现在却不是这样。从那天开始,我经常上网去找了许多佛法方面的书来看。刚开始看的时候不觉得什么,可是后来越看越觉得佛法的浩翰精深;越看越惭愧自己先前的无知;越看越觉得佛陀的伟大慈悲。“人生难得,佛法难闻”,我觉得自己犹如一块浸在水池里的海绵,不停地吸取水分。再后来,就有了想出家的念头,可是爸爸不同意。自己其实是一个很任性的孩子,后来看了印光大师写的书才知道学佛最起码的要孝敬父母,要“和家”。再后来又看到了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里有一条是说要“恒顺众生”。我突然想通了,其实学佛修的是自己的心。在家和出家其实一样都可以修学。所以想请教您,在家应该如何修行,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天台有位法师曾给我八个字:看破、放下、随缘、自在。最近一直在想,看破的是什么?放下的又是什么呢?佛教讲外缘内因,因缘聚则合,反之则散,任何事物都可以由我们刹那的心念去体会,那么我又为何要着这个“相”呢?看不见的是不是就一定不存在?虽然我现在是看不到妈妈了,但我相信她定会在我身边。她的师父曾对我说,妈妈会乘愿再来。一直不太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后来想到妈妈曾经在佛像面前发过“誓愿成佛”的大愿,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她只是暂舍现在的报身,以后会乘着这个愿力而还入娑婆广度有情呢?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否正确,希望您见涵。
        佛陀说:“一个人,即使用左肩担负父亲,用右肩担负母亲,任凭他们在身上大小便,无论走多远的路,走多久都没有办法报答父母之恩于千万分不及一。”妈妈给我的实在太多太多,我总觉得妈妈一直在度家里的人,以前念书的时候总觉得她烦,可待我明白了这些,所付出的代价未免也太大了。
“讲道容易体道难,杂念不除总是闲;修行容易遇师难,不遇明师总是闲;自作聪明空费力,盲修瞎炼也徒然。”我愿做一个具足“正信、正念、正见”的三宝弟子,恳切地希望您能给予我指点。真心地期盼以后能来广化寺亲闻法师教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