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山区的腊肉
(2018-10-13 11:41:10)
标签:
转载 |
![[转载]山区的腊肉](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作者:蓝虹
在山区,市场交易是比较难实现的,因为高山峻岭,悬崖峭壁,运输比较困难,所以,山区的山民们就习惯了自给自足。好像除了盐巴,其他东西都可以自产。例如鸡鸭鱼等,山区物产丰富,家家都有。我们还可以自己酿酒、酿醋、腌制辣椒、各种调料,纺线织布,裁制各种衣裙。但是,猪肉,一家人一年也就宰杀一到两次,这样大型的家畜,宰杀是一件大工程,不可能像鸡鸭鱼一样,想吃了就杀一只。那一家人一年之中似乎只能吃一两次猪肉,显然是不够的,而且,没有冰箱,那么多猪肉怎么保存呢?
制度和产品总是会随着需求而在适应中产生的。在山区,对新鲜猪肉的需求,首先是通过共享制度来满足。每家杀了猪,是要给全寨子每户人家送新鲜的猪肉的,按照辈分,来确定送的猪肉的质和量。我家辈分非常高,总是可以得到非常多和好的新鲜猪肉。杀猪的主家还要在祠堂里架起大锅,将猪头、猪蹄、猪血、各种猪下水、新鲜猪肉等,加了白萝卜、青蒜、姜、红薯粉条,再加入鲜红鲜嫩的红剁椒、豆瓣酱等,热腾腾地煮一大锅,全寨子的人都来吃,热闹极了。喝汤吃肉,男人就着一碗碗水酒,女人和孩子就着竹笼蒸饭。吃饱喝足了,大家开始唱歌跳舞,温暖而又开心。全寨子家家户户都会有意识地故意把杀猪的时间错开来,这样,几乎每个月都有几次吃新鲜猪肉的机会,还能聚会歌舞。
剩下的猪肉,就熏了腊肉了。山区没有冰箱,熏腊肉是保存那么多猪肉的好办法。但是,随着熏腊肉技术的不断提高,熏腊肉的味道越来越好,非常香辣入味,很筋道,很下饭,更适合下酒,竟然比新鲜猪肉有着不同的风味和风情,成了山区美食的一大亮点。
熏腊肉前先要腌制猪肉。将猪肉放在大盆里,抹上盐巴、辣椒粉、酱油、醋、姜、蒜,放盆里腌制,一般要腌制两天,让这些调料入味。然后,在熏肉房将腌制好的肉挂在架子上,底下烧花生壳等烟气大的东西熏,要慢火熏烤,十几小时后,腌制的肉被熏得水分都干了,就可以挪到厨房,靠厨房烧柴的灶火接着熏。太阳好的时间晒晒,平时都悬挂在灶头,让柴火灶产生的烟熏气持续地熏,熏的时间越久,腊肉越香。这样不断熏烤的腊肉,可以保存很长时间,半年到一年肯定没有问题,熏制非常到位的甚至可以保存好几年。
熏制好的腊肉很香,有各种吃法。首先,可以做腊肉煲饭。在锅里放进腊肉、米、细姜丝,柴火煮熟,腊肉的油润咸香,融合进稻米香,用木碗盛了,用木勺舀着吃,就着山区的辣椒腌脆萝卜,不用任何其他菜,就已经很满足很美味了。
或者,将腊肉切成薄薄的肉片,肥瘦相间的腊肉呈现出美丽的纹理,加鲜嫩的红辣椒,大片的黄色嫩姜,从门前地头刚扯的青蒜,用了很足很旺的柴火,美美地炒一大碗,就着山区特产的高山稻香竹笼蒸饭,米饭粒粒醇香,腊肉香辣入味,那是一定要多吃几碗米饭的。
或者,就是原汁原味地将腊肉切成大片,加点姜丝辣椒,放在竹笼里蒸,蒸好后,片片腊肉油润鲜亮,吃着筋道香醇,无论是下饭还是就酒,都是美味。
带骨头的腊猪肉,用来煲干笋,是一道有名的山鲜。将干笋洗净泡发,切成一筒筒,放入腊肉骨头一起炖。干笋吸满了腊肉骨头的各种味道,慢慢地,变得油亮饱满,并释放出高山冬笋的鲜味,冬笋味道变得特别好吃。这是一道功夫菜,需要慢慢地炖制几个小时,才能让腊肉骨头的油润咸香,和高山冬笋的鲜嫩滑爽,融为一体。
腊肉排骨,那是可以炖干笋,也可以就那样原汁原味地蒸,蒸好后,就成了凉菜,男人要喝酒,或者家里小孩想吃零嘴,都可以随意取了吃。啃腊肉排骨,这可是山里人的一项美食,不仅可以佐饭,还可以作为闲时零食。山里长大的孩子,谁没有啃过腊肉排骨呢。真是刻骨铭心的乡愁呀,走遍千山万水,也要回乡品尝的童年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