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到成都

(2013-05-14 19:22:17)
标签:

成都

生活

感受

旅游

分类: 山水有情

又到成都

    前些天又去了一趟成都,到成都和到别的城市感觉不一样,我到成都如同回到自己的家乡,我走在成都的街上,耳边飘来的声音都是四川话,我能听懂这里的方言和方言所无法翻译的本意,好像回到了重庆老家,美不美家乡水。好像在这里没有陌生的感觉,虽然我基本不认识成都的道路,只有一个大概的方向感,但我总认为我是熟悉成都的,自认为熟悉这个城市文化。

 

    成都是一个好玩的地方,城里的公园就很特点。我和一个讲授园林盆景的老师聊天,问他园林的风格和特点,他就推崇苏州的园林和成都的草堂,我以前不知道草堂还算园林的范畴。我是几十年前去过草堂,当时就当是逛公园,怎么也没有想到和园林联系到一起,是要去好好看看。武侯祠也是一定得去的,为的是再看看我喜欢的“攻心联。”

 

     我八十年代初就去过成都,那时候游玩全凭体力,借朋友一个自行车那里都跑到了,记得在南一环路口晚上路灯都不亮真是黑灯瞎火的,现在的成都三环外都算是城里,当年还没有锦里和宽窄巷子,但有风格独特的春熙路,当年见一个小店就推门进去吃二两的感觉实在难忘。我2006年再去春熙路时印象太不好,这里改造和其他城市的步行街没有二样,真是有进步缺少了文化,城市改造得让没有了记忆。

 

    每到一个城市只要你留意,好好地感受总会有一些崭新的收获,到博物院看看城市的历史,到街中公园看看本地人的休闲生活,你对这个城市的了解会深入些。出外走走感受不同地区的文化是一种人生的体验,不然怎么会让人去行万里路。


又到成都
      草堂,这算是“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地方,后人纪念杜甫而建,这里也是研究他老人家资料最全的地方。我QQ取名就出自他的诗句。


又到成都
     几十年前来过这里,踏着自己原来的脚印再走一遍。


又到成都
      在草堂寻找以前的记忆,唯有这里的印象最深。


又到成都
     武侯祠,到这里没有看到“攻心联”,询问才知道取下去上油漆了,很遗憾没有看到,其实,旅游总是遗憾和意外收获并存,自己要会享用。那我自己来把对联添上吧:“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则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又到成都
     看到人们走路的姿态,就看到人们心里的轻松,生活本来就是这样。


又到成都
      我喜欢走在这里,感觉历史就在二边的红墙里,我永远也看不到内幕。


又到成都
     当年,我是在这里才更熟悉出师表,记得“帝”字的不同写法。


又到成都
      到这里洗洗手,放松一下心情,减缓一下节奏。


又到成都
     锦里,来这里为了淋浴旧日的时光。 


又到成都
    做不做生意不重要,轻松就好。


又到成都
     锦里还有这样一处地方,不知道是什么将我带到了这里来了,以前知道刘湘是在前方抗日,现在知道刘湘在这里休息。到这里静静地站一会,别忘了他。


又到成都
     坐在一起却说不到一起,各自和手机对话。现在的人不知道是怎么呢。


又到成都
      轻松的表情,就知道今天是个好日子。


又到成都
      如果没有红红的灯笼,行走其中一定有压迫感。


又到成都
       白天和夜晚是二个世界,休闲的人更喜欢寻找灯火阑珊处。

 

又到成都
       博物院是一定要去的。


又到成都
     成都市内的地标建筑,我三十多年前在这里停放自行车,偶然遇到重庆的朋友,每次到这里都会想起这件事。


又到成都
       这样的茶馆只能生长在成都。


又到成都
      无意的散步就来得了这里,书里的历史让人感觉可以触摸到了。

 

又到成都

     周围有了太多的建筑,把这一历史纪念地紧巴巴的圈在这里。以前坐车从旁边经过多次没有停下来,今天来到里来到了100年前的地方,像穿越过时光隧道。周围早就现代化了,保路运动依然停止在100前。时间和空间的结合还是分离,全凭自己的内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粽叶的香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