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春作伴好还乡

(2013-05-12 23:56:34)
标签:

乡村

生活

体验

分类: 生活随笔

青春作伴好还乡

    看到一天天热起来了,现在出游正是好时节。早就和朋友约定去朋友家老家采摘西红柿,他家里种有大量的西红柿,到乡下去走走,感受一下农村的生活。我自己认为对于农村的生活我是熟悉的,客观地说是对早年的农村生活熟悉,现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了,也许是当过知青的缘故,对于乡下的生活有一种似曾相识亲近感。

 

    朋友家在宜兴农村,虽说是农村,小车可以方便地开到自家小楼前,开车停车都比在城里方便。从城里到农村就好像隔一条马路非常近,可是,一条马路区分的城市和农村要算是二个不同的社会,多数的农村小孩都愿意到马路对面的社会生活。朋友家里现在是60多岁老人种大棚菜。老人告诉我们他家有六亩大棚,基本上都种植西红柿,他们这个村主要都种西红柿,别的不会。现在农村种庄稼也非常专业化了,就如同一个农业工厂,自己只生产自己所熟悉的产品,只对自己加工产品(西红柿)有把握。

 

   老人只有一个儿子现在博士毕业留校当了老师,家里平时只有二个老人在家,家里楼房房间多半都空着,等着儿女们逢年过节回家来小住。二位老人平时就种大棚,家里养几只散放的鸡,过着井井有条的生活,过着自己习惯的生活,他儿子说如果叫他们闲着还不习惯。他们是作息时间还有点陈旧,就是跟着太阳走,晚上八点半就睡觉了,天亮就下地,这是庄稼人的作息制度。这样的生活在外人看来是辛苦还是浪漫不重要,重要的是二位老人过得顺心就好。人都有一种惯性,当习惯了一种生活也就适应了这种生活。

 

    我们一行九人来到这宜兴的农村,他们来的时候就说好要自己去大棚收获自己喜欢的西红柿,也许算是有成就感吧。好像我们其中有知青经历的人对于自己去收获并不感兴趣,可能是当年收获过太多的农作物,早就没有了新鲜感,而成就感也早被固化。我去大棚里拍照,看到这样生动的西红柿,忍受不住诱惑,摘了一个自然长熟的西红柿,在衣服上擦擦干净,一口咬下去,那感觉,好吃得没法说了,那感觉好像回到了当年。

青春作伴好还乡
     每一个大棚就像是一个的生产车间,各村都的道路都非常好,他们都用电瓶车来运输。这里的人们都种西红柿,原因之一是西红柿不生虫。


青春作伴好还乡
    地里的生菜已经揭掉大棚,长得很整齐,个个像是合格的产品。


青春作伴好还乡
    西兰花在地里的表现就是这样。


青春作伴好还乡
    大棚旁边的大葱很精神。

 

青春作伴好还乡

   各户的大棚离自己的家不远,来回骑电瓶车很方便。


青春作伴好还乡
    大棚里的西红柿“长势喜人”。只是今年销售的行情不好,在地头卖一斤还不到一元钱,是中间的环节把钱赚走了。


青春作伴好还乡
    在棚里能看到西红柿原来的面目,不像是市场销售的西红柿,个个都是红透了的。

 

青春作伴好还乡

    主人告诉我们,他们的品种很好,皮薄水分多,比市场上的西红柿味正,

 

青春作伴好还乡

    回到主人家门外,看到小燕子来回穿梭,在城里是看不到燕子了。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

 

青春作伴好还乡

 主人家的屋檐下有一个燕子的家,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青春作伴好还乡
看看燕子一趟趟回来给小燕子喂食,燕子衔泥为做窝, 有情无情口难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