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
|
一、既是现实主义,那么人性、友谊的探索是否能更深入?即使这就是作者亲身经历,没有更多的戏剧性冲突,但平常细节表现出人性友谊的内容也不能说少吧。罗马的弱点发掘得不够,唯唯夏天处于边缘,可能作者的确有所顾忌,还做不到让几个朋友真的赤裸裸地出现。对于罗马,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在于还是没有完全脱离作者的影子。其实人都是自私的,罗马的自私就在于对别人的自私不够宽容,在现在这个利益冲突较为严重的时代,应该有一个较为成熟和宽容的友谊观和人性观,当然这种成熟和宽容也完全可被写成无奈甚至悲剧感。
二、作者语言非常成熟,深表佩服。小说看似注重故事情节,但语言的精炼不可忽视。这一点写过东西的人应该有体会。看得出作者在有意回避抒情性的描写,这也许和作者诗歌上的主张契合,但要比刘震云的叙述还是多了一种感情的渗入,在叙述节奏上则每章必有突进,有高潮,吸引人,还是有诗歌的结构特点。刘震云的小说则以人物的巧妙视角造成一种有趣的叙述效果,也很吸引人。小说的结尾有点博尔赫斯的意思。与整个叙述感觉有所不同。
三、张楚的歌里有矛盾的东西,比如对日常生活的肯定(上帝保佑吃完了饭的人民,厕所和床等等),也有否定(还是上一个括号里的那些歌),交织在每一首歌里。这是那个转型时代的特征。是和大伙一起去乘凉还是坚持可耻的孤独(这孤独的可耻也经不起推敲,所以可耻),在这个时代已不成问题,那就是要和成功人士一起去乘凉。如果人家不带你去,那就调整心态,在生活中找点有趣的事做吧,生活还是很丰富多彩嘛。
四、张楚和许巍在现实中在读者心中都是有一层光圈的,与作者眼中的他们有很大不同,熟悉他们的人一眼就在小说中认出来了,我相信许多人是抱着八封记者的眼光来看的,这也增加了这本书的卖点。
胡说八道,伊沙不要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