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石安
石安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796
  • 关注人气:86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移动互联网的找“查”时代

(2014-05-30 10:26:28)
标签:

移动互联网

我查查

4g

it

分类: IT观察

    当移动互联网正式进入强者恒强的竞争态势,比价软件我查查却在遭遇史无前例的找“查”风波。势如破竹的移动互联网,真要在4G潮头摊上大事吗?
    从近年的市场趋势看,找“查”事件很可能成为移动互联网业发展的分水岭。因为它不仅将冲击暴利行业,而四面树敌,而且暴露出移动数据对接、用户精分服务、商用盈利模式等诸多问题。
    这是移动互联网革新的找“查”时代。新兴技术如何在用户的找“查”需求中,与传统行业竞合发展;新兴产业如何在社会的找“查”目光下,规避与暴利行业的正面厮杀,似乎已经上升为整条移动互联产业链的瓶颈。需要创新、博弈,甚至还可能赤膊上阵,刺刀见红。

 

“我查查”查出了什么?

    找“查”风波,由比价软件“我查查”查出了众酒企不满的低价酒而起。
    从酒企的角度看,“我查查”查出了“低得离谱”的商品价,和尚未在国内市场销售的酒品信息。这背后的实质,应该追溯到不良经销商的恶性串货和人为拉低酒价的不正当竞争。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我查查”查出了让他们难辨真伪的商品信息。这背后的问题,与过分注重价格的消费心理需求,不无关系。
    而从业界的角度看,无论是暴利行业的乱价现象,还是普通消费者与红酒代理商过分注重价格的心理需求,传统产业与市场的传统问题,终将暴露在首当其冲的新技术公司上。
    因此,在推动传统定价体系变革前,比价软件模式的变革,将毋庸置疑地先行。

 

下一秒的漏网之鱼  谁来找“查”?
    根据用户体验,以“我查查”代表的比价软件模式,不外乎三类:商家提供信息、消费者上传价格、跟实体店与电商的后台对接。
    听起来透明公正得很,以至于大多企业和消费用户都忘了其中的最大“漏洞”:这一秒和下一秒,计划永远追不上变化。尤其,是在如此日新月异的大市场行情中。
    下一秒,实体店可能下调酒价;下一秒,消费者可能误将假货信息上传;下一秒,官网系统的信息更新可能滞后……太多的“下一秒可能”,加上后台数据对接的不确定因素,共同诞生了移动互联网里的诸多“漏网之鱼”。
   站在专业技术的角度,这些“漏网之鱼”也是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还未出现自动实时更新、并确保数据精准的移动平台的原因;但处在用户立场,这样的原因,只能化作推动移动互联网企业进一步完善服务的压力。

 

免费与收费的腹背博弈

    移动互联网发展至今,早已走过“免费搞定一切“的最初时代。当免费应用的用户仍在货比三家时,曾经的免费午餐,已然进入全新的找“查“时代。
    找“查“,意味着用户对信息数据大量与精分的需求,也意味着社会各界对服务监督与品质提升的要求。对移动互联网企业而言,如何在优化免费的用户体验服务基础上,寻找最佳的盈利稻草,是一道“腹背受力”的难题。
   苹果的成功经验,一度让无数的移动互联网后来者查找到“免费+增值”模式的商机。但要想好并用好最适合自己的“增值收费”模式,却不简单。
    从“我查查”的模式来看,走的是对消费者和普通企业用户免费,对认证企业用户增值收费的路。理想状态下,当认证企业提出改价要求,并提交相关凭证时,“我查查”方面为了防串货,派人对相关市场进行一系列价格审查、渠道跟踪、后台下架处理和长期监测,并依此收取一定费用,并未超出法理的范畴。
    但实际上,认证企业作为比价软件的另一用户群,有着与消费用户群相同的免费体验需求。一旦被推上收费平台,心理失衡在所难免。因此,相关找“查“风波,在所难免。
    这一矛盾,不止存在于比价软件与酒企间,更广泛地贯穿于新兴产业与传统行业竞合发展的始终。想要占据移动互联网的潮头,不仅要在博弈中创新合作模式,更要直面社会各方的找“查“目光。如何以透明、优质、高性价比的服务模式,兼顾消费用户群与企业用户群,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移动互联网业的突围关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