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哈哈一笑 |
文章、书画作者|江心岛(版权所有,未经作者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
和尚偷吃点荤腥,观者并不斥其所恶,亦常笑曰:“酒肉穿肠过。”
哈!此源归何哉?盖因天下之人无有不偷之心,扪心自问或以己“推”人,自是可以原谅和尚之故!
笑问天下人,汝等有多少未曾有粘“偷”事?果真
“两袖清风”乎?或俱“坐怀不乱”哉?
人皮之内有多少看不见的东西?
但凡是人,抛开尊尊“装”严的巧饰之容,私下的“祟祟”之迹,亦多为那点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行径,且谙于“性本”而无优选可言善,循之“兽迹”而无另途可言新。
人皆如此,本是简易明白之道,然人多偏偏好掩其实,一如各色衣着,将天下大同的“羞”处围得严密,此“理”之于人的表现,“装孙子”便是最美丽的外衣。
“万恶淫为首”之句,有多少人了知其意?若明其邃,“浮骡姨嘚”那厚厚一落的无聊巨著便无须费时硬啃了。
六月,暖风熙熙,又到了所有生灵的“发情”季节,该名正言顺的自然会恰然而悦,不能堂而皇之的,也会悄然蛊变,不妨笑笑说:六月,正是一年一度的偷情好时节。
偷心皆存,但“偷”的胆色却有深浅之别,“偷”的技巧亦分之于娴熟于生涩。
虽说是偷,偷得成与偷不成是高兴不高兴的事,偷的多与偷的少是想不想的事,至于选择偷的对象是品位、立场的事,偷到什么程度则是水平的事。一而概括,反正都是偷。
也确实有不偷的,一是没偷的条件,索性便安徐而静了。二是想偷但又被某种“精神金箍咒”所迫,不得以之下,便将“装孙子”之道干脆彻底发扬光大,把“一本正经”的虚无主义贯彻到底,虽然所有的“主义”一经风吹便会烟消云散,但其“看起来很美”的视觉效果,之于“门面装修”而言,还是有些许效果的。
诱惑之因无可改变,若不偷,终是难耐不爽,“装孙子”的“累”更架不住时间的“长”,所以聪明人不得不去找些“形而上”的精神食粮,以此填充因强力控制脑下垂体而日渐空虚的大脑。
最好的“形而上”精神食粮是“艮,出于其庭,不见其人。”理学家对此语多为“喜极而泣”般挚爱,程颢更以此为“存天理,灭人欲”的基石。儒家“正心修身、克己复礼”若不以此“艮”为本,也必沦为笑谈。
“艮”就是“艮”,人终归不是山,也不可能“空”,对于“艮”的“无将迎,无内外”的性质亦是不可能达到,所以还须找一副墨镜,以便将眼中所印的“五色斑斓”给强行遮蔽。
读书写字便是一幅好“墨镜”,一可消耗时间及身体亢奋的能量,二是其间确有麻痹神经的“因子”存在。
若“墨镜”效果不佳,不妨“博客”一把,也是“偷”的好去处。
注明:有朋友批评,说看不懂我的文字,我也只好将本文中的令人费解的语句做一解释。
“艮,出于其庭,不见其人。”相当于老子的“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之句,这样说来,可明白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