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拙著撷硬 |
中庸:回到事实本身
文章书画作者|江心岛(版权所有,未经作者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
存在主义及海德格尔在中国曾很时髦了一阵,作为海德格尔的启蒙者,现象学的鼻祖——胡塞尔,现亦有在中国走红的趋势,连一帮四处行骗的“江湖小混”们,在大谈“策划”时亦随口叫嚣“回到事实本身”去,足见一个时髦的概念只须言语传递,其传染性便可无往不摧,至于明白于否,则无须探究。
“回到事实本身”是现象学的核心理念,说白了亦就是胡塞尔所谓的“无成见”的态度。其实“无成见”亦非什么新鲜东西,两千年前的中国便已有了相同的理论,既:中庸也。
“中庸”恐是现国人最为曲解的概念,也是最“庸俗化”了的概念,致使我们日常口中所言的“中庸之道”,于其原意已“驴唇难对马嘴”了。
孔子对中庸的解释:“执其两端而用中。”程子则释为:“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执其两端而用中”的两端所指,既所谓的认知范围,与胡塞尔的“转圈看桌子”殊归一意。
而“不偏不倚”的白话既是“无成见”的态度,且“中庸”本就是“形而下”的经验主义之器。
我不想把本文煽成哲学论文,只想就此文回复一个傻丫孩子,此子整日叫嚣:“中国无哲学。”我要告诉他的是:其实东西方在“形而上”的范畴内所讨论的话题并无二致,仅是叙述“概念”的话语上不同而已,现在有一帮傻丫孩子,古文没看懂,或者根本没看,灌了一肚子仿西洋劣质啤酒后,打着咯,嘴里就敢发出欺师灭祖的不逊之词,嗟夫!
再者言,哲学有与无有,亦非汝子一言可以定论。它国“有”的荣耀,于假洋鬼子而言,即不能漂白了皮肤,立地化成德国人,于之共享这无限的形而上学的意淫快感,也不能成为令你身高陡升两寸的高跟鞋,让你享受“形而下之器”的实际好处。
夫子有言:“何思何滤,天下殊途而同归;何思何滤,天下一致而百滤。”
注明:我所说的傻丫孩子,其不仅仅指不学无术的小白痴,也包含一帮唯利是图的老顽贼。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