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到溪西村

(2022-05-18 20:04:53)

初到溪西村
古村已历千数年,练使回环清如练。
登临螺蛳山上望,古木萧萧尽人烟。
五月初夏时节,随天姥诗社行走百村组,至镜岭镇溪西村采风,一入村中,绿树掩映,祠堂古朴,人烟稠密,碧水回环,田野广阔,好一派安闲古朴的乡村风情画图。
溪西村距新昌县城25公里,离镇政府1公里,坐落于翠峰突兀之螺蛳山北麓;村口左侧,斜对遥望穿岩十九峰,峰峰都是玉嶙峋,风光奇丽,远山如黛;近村口有古树群,数百棵古枫古松,树高千尺,蓊郁森然,风声萧萧,盛夏亦凉风扑面,全无暑气。据载,该村已有千馀年历史。始祖何敬容,宋太平兴国元年(976)中进士,官兵部尚书,解组后携子游会稽,泛剡溪至新昌,游南明而定居。其四世孙,爱穿岩山水秀丽,田野广袤而肥沃,遂择居溪西。敬公生子钱、银,银官尚书,生子园,天禧间领乡荐,己未(1019)中进士,官幽州兵马使,与士卒同甘苦,常出粟捐资,以助国用,数以万计,朝廷封其为十万侯(今何氏宗祠尚有朝封十万匾额),官至枢密使,解官后还乡,乐善好施,建宗祠,创寺庙,捐尽家财,不辞其劳。何氏子孙,谨守祖训,敦本睦族,生息繁衍,蔚为西区望族。明清时称西区,为彩烟乡十二都,民国时称澄潭区穿岩乡,解放后,隶镜岭镇,已有一千数百人口,如今已与大用等村合併,百业兴旺,前景广阔。
村中古建、古井、古寺、古墓甚多,仅何氏宗祠而言,即有新祠堂、老祠堂、望钦公祠堂、小祠堂、白岩何祠堂、汝隆公祠堂等,今唯新祠堂建于咸丰年间,已历170多年,宽广宏畅,保存完好,为县级文保单位。古井原有32口,传朱元璋部队过此,以井水解渴,消除疲劳,刘伯温见此,以为村如棋盘,井如棋子,为题棋盘村而名之。太平军至,村被战火所毁,井亦多无存,今仅存三口而已。村中更有四寺八庵之称,四寺为普润寺、兴善寺、华藏寺、鹫峰寺,其中兴善寺为浙东佛寺之滥觞,今尚存。八庵为明德庵、溪西庵、马头岩庵、西山庵、静修庵、九之岭脚庵等,更有波心庙、真武大殿、贞节牌坊等古迹,有三月三庙会等风俗。
螺蛳山为村前风景点,登高而望,红色巨龟,盘踞山巅,排列成行,石龟惟妙惟肖,气势赫然,远望则千岩竞秀,清江如练,村落散布,万景在目,真胜概也。今游客络绎不绝,登山观景,流连忘返。
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村中人才辈出,不可胜数。古代溪西何氏,名人亦多,民国以还,陆婉如、陈建中等建镜岭镇第一个中共党支部;大用村何缉生,为国民政府少将,后赴台,又至美国终老,有《大用山诗》等,以示不忘家乡,名入《浙江在台人物录》,更有何维贤办沃西书院,何柏次、何宰羮(少将)捐资办村小学,何生豪办茶厂,以山草药自制十滴水,为消暑便民药,风靡一时,何天民以国医馆悬壶济世,名动杭城。如今,溪西何氏,散居全县各地,已有8900多人,人才之多,不可枚举。
晚清进士梁西园为何氏宗祠题联甚多,其一云:勋名标宋室,宣猷布化,炳炳麟麟,十万朝封绵世泽;望族溯卢江,自婺迁新,绳绳蛰蛰,孙曾派列焕家声。可谓写尽溪西何氏之历史辉煌,后继有人。旅居美国的何缉生晚年不忘家乡,有大用山诗云:山名大用物华丰,形势巍然气象雄。四季青黄多彩色,穿岩相对更姿容。谁不爱家乡?何况溪西儿女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又至外婆坑
后一篇:肇圃一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