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岩岗观花记
今天周日,阴雨濛濛,又与妻子驱车,去了城南任家村。登千步石级,去观赏大岩岗的柴叭花。
生田佳景称风流
早就听说过,新昌有生田社,以经营民宿,而享有大名,惜只于网上微信中得来,未得一往。今乘清明假期,春光明媚,惠风和畅,白云在天,春山如黛,与妻子女儿女婿,约隔壁邻居一家,一起驱车,欣然前往一游。及至此地,方知佳山水有如画图,真名不虚传也。
今天,三日十九日,周五下午,在我家住了六年的外甥女婷婷整理了房间,说以后要回大屋村家中居住了。她说现在新嵊间马路四通八达,回家也只二十分钟时间,她想回去住宿了。不久,她购于嵊州城中的房子也马上可以交付,装修入住,更方便了。我说,你也应该找男友去了,单独去住,也方便些。但以后也可随时来住。她拉了行李,开车后挥手向我们告别而去,我不觉要略记她六年来的一些过往,以为存真留念。同时感叹岁月荏苒,光阴如水,六年不过一瞬间而已。
明溪中学
今天看到老头崔先生公众号有西坞五七中学建校五十周年纪念文字,不觉心中一惊,我也有五七高中,也不免有所记忆,五十年也快到了,但谁去纪念它呢?我只能在纸上(连纸质也不必了)写点回忆而已,只能在此发出一点怀旧的感叹而已。
今年过年时,笔者寓居宁波,一日,我高中时语文老师成季梧先生的孙子为我从微信中发过来他爷爷一张教师工会证,让我感到很亲切,便把它保存在手机里。
今日有空,我把工会证看了会,知道这是1979年8月23日在崇仁中学工会办的证。从这本证中,让我得知一些信息。一是由此知道成老师出生于1922年2月2日,如今如还在世,已经九十九岁高龄。当然他是九十一虚岁时在家中安详而逝的,也算人瑞,也算喜丧。二是他加入教师队伍中,时间是1952年
刘阮遇仙
昨天参加浙江之声电台诗路音像博物馆唐诗之路景点故事采访座谈会,根据主办方意见,要以唐诗之路故事串起景点,每一景点,游客只要点击景点名称,就可听到有关这一景点的历史文化甚至民间传说故事,要有正面意义,以唐诗之路上景点为限,以唐代为中心,上可追溯既往,下也可作适当延伸,但中心点还在唐代,至少要有唐诗为证。时间限制在每一故事不超过八分钟,太长了怕给游客以听觉疲劳,故事要新鲜活
新昌石城寺及其弥勒像
——江南大佛的历史性巡视
(日本)小野胜年著 梁少膺译
天台宗开山祖智者大师智顗于隋开皇十七年(597)十一月二十四日圆寂。当时智顗应扬州总管晋王杨广(后为炀帝)的恳请,由天台山禅林寺起程奔赴扬州,中途抵达剡县(浙江省新昌县)时发病不起,遂而缘尽,世寿六十一岁。以陈时之帝师而名重一时的智顗为避内乱,从湖北辗转湖南,尔后留憩于庐山。开皇十一年(591),智顗受此时驻屯于扬州的晋王迎
家乡的山岭
天气极冷,早晨虽有阳光,还是苍白无力,北风刺骨,道路为冻。好些年冬天没这么冷了,江南冬天总是温和的多,即使冷,也是低度白酒,不很烈性。这样的寒冬,容易让我想起往事,我想起我家门口通往官地的山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