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圃一到
(2022-05-21 21:26:22)
肇圃一到
从镜岭镇上回山,道路盘旋,崎岖蜿蜒,越上去,越行驶于悬崖峭壁间。内侧,高崖万丈,不见青天;外侧,阡陌纵横,青山、平野、村庄、清江,萦回环绕,错落其间,都在脚下,景色壮丽、灵秀,如桂林山水一般,胜概万状,令人游目骋怀,思接千载。这里将筑水库,或将湮没于库水中。
转至山顶,再往左侧分道,盘旋而上,又至山巅,那里为一平地,坐落着数百户人家,即是肇圃村。据称,此村历史悠久,村民大多姓杨、梁,从彩烟山上迁徙于此。原以四面围墙,中间建以园圃而得名。今新昌人多读作赵国,原属彩烟乡,解放后及人民公社化以后,建肇圃乡和公社(一度改名东升公社),并驻地于此。当年人烟稠密,市面繁荣,有卫生所、供销社、信用社、食品供应站,林林总总,满村闹猛。这里曾是全省艰苦奋斗,劈山建路,改变交通面貌的典型,省长沈祖伦等都曾到此。
今已与台头山、王家等村合併,书记姓杨,为一年轻人,他带领我们走村穿户,参观古村台门。
说起来,这个高山之巅一望平野的村庄,风光极佳。村口,有池塘一口,池塘边,一字型有好几个台门,连成一片,看过去,高大深广,门楣尚有智山仁水,礼门义路之类题额;门口石台阶,石门槛,都古朴沧桑,惜里面一大片古建,多已倾圮,无人居住,只几个雕花石窗还诉说过去辉煌。据同行盛主席介绍,响应太平天国起义、振动一方的杨增龄,即为此村村民,其事迹,民国新昌县志大事记有载。以前笔者只知杨为彩烟山人,不知出自肇圃。
深入村中,有石级,有村口牌轩路廊,更有公社旧址,还有好几个大台门,虽无人居住,但保存尚完好,四围房屋,相互牵连,雕花门窗,及正厅堂前,燕子作巢,走廊、蛋石天井道地,都可见当年人丁兴旺,鸡鸣犬吠情形。在对门对户两个大台门中,右侧台门内,发现道地上有一块保存完好的上写圣旨字样石碑,上书钦旌节孝儒士杨增辉之妻盛氏几个大字,上款为,钦命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浙江等处地方加三级常题奉(按,此常,应是浙江巡抚、满族人、为新昌藤公山清凉寺写碑记的常安),下落款为,大清咸丰四年岁在甲寅十二月。此碑无论形制之精美,书法之朴茂,文物文献史料价值之珍贵,都应予保存。后在岩泉甄完故里纪念馆中,见已有仿制牌保存,但原物之文物价值更高。另,又在村边菜园边,看见一块插旗杆的石础,上有嘉庆丁卯科字样,这旗杆当为此科之举人还是进士所制,也值得深究。
参观肇圃村后,杨书记又陪同我们驱车至台头山村参观。此村泥墙屋多,古朴沧桑;更有巨石,极大,置村口,也置地坎间,称有吕洞宾挑担于此,而弃之,其巨石之大,惊世骇俗,不可方物;山村前,茶叶地中,下临深谷,为穿岩千丈幽谷,对岸即东茗乡下岩贝,若云上仙景,还有巨岩排列,石浪排空,青山葱郁,与云雾山川相连,极目百里,襟怀开阔,尘虑皆空,真胜景中的绝致。
据杨书记说,再过去,有台头岭,景色之壮丽辽阔,更胜于此。惜时间仓促,只好留待下次。
肇圃一到,收获满满,不虚此行,走马观花,略记数言,以为纪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