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日陌上堪读书

(2022-03-25 21:07:33)

春日陌上堪读书
小时养成的习惯总是难改。当时,我家住在山厂里,屋后有个桃园,几十亩地,春日桃花灼灼,夏日白桃满枝,秋冬之际,只剩光秃秃树杆了,还是一种萧索景象。桃园中间,有一条小路,掩映在桃树丛中,鸟飞鸟鸣,也颇不寂寞。从早晨到黄昏,我常独自徘徊其间,手捧一本书籍,因少旁人打扰,读书效果甚好。高考时,我在这里背下许多文科考题,助我学业猛进,这是我生活在山厂里的优势。不仅此也,我还喜欢到此读小说,或呆立不动,有若木鸡,或缓步而行,沉湎其中。不知旭日之高升,夜幕之降临。在野外无人处读书,成为我的爱好。鸟语花香,细雨蒙蒙,炎阳似灸,蚊虫嗡嗡,似都不能打断我沉浸于书中情节的文思,游目骋怀,神思悠悠,沉浸其中,置身事外,独享大餐,是桃园给我的馈赠。
今天,我退休了,住在郊区,外面,有平川桥公园,正大兴土木,机器轰鸣,挖土机挖土更日夜不休,我无处逃避,来到去长丘田村边上残山剩水间(长丘田整个村子已因拆迁而成一片瓦砾之地),唯有那已经废弃的河道,渌水泱泱,溪概树则满枝绿荫,还有繁花满畈或青葱可爱的蔬菜,蓬勃生长着。我经常徜徉在这菜地间,听鸟声,雨声,汽车声,遗世独立,带一本闲书,边行走,边闲读,滋味实在大好。
今天,下雨了,我带了新购于孔网的刘盼遂、郭预衡编、北京出版社出版两大册《中国历代散文选》,读得甘之如饴。说起来,这不过是一本历代文选,但选编者,是二位大家,当时的一级教授,学有根柢,对中国古代散文史,融汇贯通,这表现在前面纵横捭阖的前言中。中国古代,是文章大国,也是诗歌大国,不说它们渊源流长,更是群星璀璨,佳作如林。尤其散文,更加杰出,与今天我们理解无内容而卖弄可怜情思的散文,大异其趣。这本选本,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千锤百炼,由行家里手编纂、注释,从1961年开始,至1978年才出版,其中身历乱离,连主编者都已经作古,原稿也仅存于北大季滇淮先生手中,今得重见天日,实在太不容易。当年一元多的书,今以三十多元购之,太物有所值了。
我行走陌上,春日烂漫,雨声淅沥,读前言,滋味大好。正如我刚读完的童庆炳先生口述自传所云,解放以后,我们大学教学(其实高中时也这样),灌输概念太多,学习原典太少,是为一失。想到我们历史系教学,也是如此。一部通史,多是结论和概念,如果读一部史记,或一部资治通鉴,甚至邓之诚《中华二千年史》,一定会激发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兴趣,真是虽有宝山而封存之而不取,读些三流以下的著作,实在太可惜了。
雨中读书陌上,如回童年,今则白发满头,恍然如梦。俞樟铃先生有言,刚刚还是早晨,背着书包上学去,谁知转眼已是午后时分,太阳西斜。说来不禁一声叹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桃源三桥行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