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死倒计时》:底蕴厚实的俄罗斯反恐大片

(2006-08-07 07:46:53)
《生死倒计时》——
底蕴厚实的俄罗斯反恐大片

    ■杨伟民

    俄罗斯反恐巨片《生死倒计时》8月11日起将登陆中国内地银幕。这部取材于莫斯科大剧院人质事件、由普京总统亲自下令拍摄的影片,不仅刷新了本土电影票房纪录,而且延续了自2004年俄罗斯电影《守夜人》打败好莱坞《魔戒》的势头。2005年,俄罗斯的票房收入增长了20%,达到4亿美元,上座率攀升了19个百分点,达到1.25亿人次。俄罗斯电影业在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帮助下,正在复苏。年轻一代电影人人才辈出,成为继韩国之后迅速崛起于世界影坛的一支重要力量。

    《生死倒计时》的引人入胜在于,热点的特工题材、人质被劫持的贯穿情节。故事引发出政府高层间的对话、轰动的新闻报道、涉及数国的政治阴谋……桩桩件件都在吸引着观众的眼球,撞击着人们的心灵。影片充分调动电影特殊表现手段,准确驾驭蒙太奇节奏结构,所展现的恢宏气势、细腻心理刻画,让人们感到俄罗斯动作片有着自身厚重、扎实的民族特点。《生死倒计时》歌颂的是俄罗斯式的硬汉精神,呼唤的是俄罗斯人的大国自信,得到了普京总统的首肯,普京对该片编导在有限经费条件下,仰仗自身才华制作出这样高水准影片,表示了充分的肯定。

    该片由年仅34岁的叶甫根尼·拉夫伦基耶夫自编自导。他1994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经济系管理学专业,随后在莫斯科“剧作家、导演高级培训班”深造三年。1997年,他开始在莫斯科电视中心担任导演,同时还在俄罗斯MTV广告部当过制作人。2001年,他自编自导处女作影片《欺诈》一举成名,2002年执导《幻想无害》,2004年完成高成本、大制作的《生死倒计时》。

    耗资700万美元的《生死倒计时》曾在高加索、莫斯科和罗马三地开机,为求逼真的专业效果,当时动用了8架直升机、2架CY-27战斗歼击机、4架ИЛ-76飞机(一架遭毁)、6辆装甲运输车(一辆遭毁)、15辆УРАЛ卡车(两辆被炸)、4辆特工通讯车、16辆警车(六辆遭毁),更有1艘特种部队舰船被150公斤炸药摧毁。拍摄中采用的全是联邦安全局专利爆炸技术,聘请了1000名特种部队战士参与演出。

    与好莱坞同类题材的影片相比,《生死倒计时》在故事框架以及场面设计上,主题阐述特别明确、风格体现更为传统。故事在国际化背景下轰轰烈烈展开,并和特种部队军官营救自己女儿,捍卫特工荣誉等个性化生活描述交织在一起,娓娓道来。这种饱含人情味的巧妙构思,通过影像,大处着手、见微知著地将俄罗斯传统中崇尚理想主义的深沉美,清晰展示在世人面前。它不仅是娱悦身心的动作片,还有着非常严肃的世界反恐主题。故事根据特种部队军官阿列克谢·加尔金的真实事迹创作而成,主人公斯莫林与詹姆斯·邦德虽有相似处,但《007》的主角诙谐幽默,具有明显的讽喻色彩,俄罗斯的英雄不喜欢说笑,却更彰显出大国气魄和爱国精神,让人心潮起伏、荡气回肠。

    影片拍摄得相当平稳、生动,从第一个镜头到最后一个镜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很有情调。斯莫林的上司卡尔波夫是个正言厉色的将军,同时又是极富同情心的长者。整个危机处理临时指挥部,没有程式化地演绎成精英人物集聚的司令部,其中的官员个个有血有肉、有声有色,他们有的是“干了再说”的硬汉,有的是才思敏捷的智者,他们像常人一样沉思、亢奋、争吵、责怨……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影片中的每个人,其中包括车臣人乌马尔,随时随地都在面临选择:要么屈服于突发的现状,要么捍卫国家的尊严和名誉,因为已经大难临头,不容犹豫。片中有一个非常天才的抓拍镜头(准确说是细节):刚被马戏场恐怖分子放出的小男孩,发现身旁的装甲运输车猛然发动,痉挛似地抖动了一下,极普通的生活化的镜头,显现出劫匪的张狂,让观众怦然心动、经久难忘……
 
http://wenhui.news365.com.cn/ys/200608/W020060805326971095643.JPG
http://wenhui.news365.com.cn/ys/200608/W020060805326971092352.JPG
http://wenhui.news365.com.cn/ys/200608/W020060805326971096495.JPG
 

文章引用自:文汇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