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多媒体戏剧制作(中)

(2006-02-15 08:24:56)
    多媒体戏剧制作的第二阶段,是剧本实体固定阶段。
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多媒体戏剧制作(中)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多媒体戏剧制作(中)潜藏在戏剧家头脑中的艺术形象,通过剧本的表现材料(除了文字外,或许还有动画画面、乐器声音、虚拟人物等等)得以具体化、详尽化,最后以符号实体(文字、音符、图画等)模型固定下来。
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多媒体戏剧制作(中)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多媒体戏剧制作(中)人们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已开始了在计算机上采用算法式,即数学方式进行作曲、绘画、写剧本的各种尝试和探索,发展至今,直接以电脑为实体材料的网上戏剧业已诞生。我们会发现,计算机对这一阶段的影响在于使创作者把精力完全集中在形象思维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使剧本的展示由繁变简,直至彻底用电脑作固定实体的实现。这一成就的得来,经历过艰难的探索,每一步都显现出电脑的进步作用。
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多媒体戏剧制作(中)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多媒体戏剧制作(中)计算机介入创作的初期阶段,创作人员必须具有较高水平的数学基础,成功的例子不少:如先锋派音乐家A•申别尔格将音乐作品当成纯声学客体结构来处理,顺利实现了使电脑和模拟声响合成器结合,运用十二平均律作曲法进行创作;又如比利时的N•舍费尔在本国列日市设计建造了一座高52米的“电控塔”,塔上安置了66面能反射出120个探照灯灯光的旋转玻璃镜。镜子和探照灯的运动由计算机予以调控。
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多媒体戏剧制作(中)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多媒体戏剧制作(中)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戏剧的创作方式有了新发展。人们不再需要通过繁琐的算法计算,只要掌握一定的应用程序,便能模仿传统工具,直接制作剧本。它被称为数字化的创作方式。1991年,宾西法尼亚大学信息科学系运用JACK计算机软件以及十台SGl 4D/25计算机工作站,为米兰•昆德拉的戏剧《杰克斯和他的主人》创造了一个仿真的虚拟舞台,让虚拟演员在虚拟舞台上走动,以检验演员的走位和舞台灯光的追踪效果。他们在舞美设计上,完全去掉舞台实景,整个舞台全用计算机管理灯光系统,通过幻灯背投和激光顶射等多种方式,在天幕上营造出30多个虚拟场景,演员的表演完全在虚拟的影像空间中进行。由于计算机生成的背景图像能实时捕捉演员活动的变化,因而能做到只要剧情地点一旦更改,光控布景就能随即变换。剧院空间有限性和布景需求多样性的传统性矛盾得以有效缓解。
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多媒体戏剧制作(中)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多媒体戏剧制作(中)现代多媒体戏剧是信息技术和戏剧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艺术创造提供了许多可能:原则上可在舞台上重现自然界一切声响,可使音色、音律趋于无限;可将布景蓝图直接输入计算机,通过处理得出三维模型,仿真制作;能让真人演员配合事先录制好的虚拟影像一起演出。不久,剧院内还将出现由人工智能生产出的仿真虚拟演员;出现彻底推翻“第四堵墙”,真正实现“观”、“演”互动的虚拟现实。
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多媒体戏剧制作(中)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多媒体戏剧制作(中)不少剧作家用类似CCED的软件撰稿。当需要修改时,可以让电脑直接朗读文本,可以在文本中链入音乐,配以各种图像效果。舞台音响制作人通过MIDI(乐器数字化接口)将新型声音合成器和电脑连接,建立Web站点,而后自由编排、剪辑、制作各种效果声音。人与计算机的交互作用,目前已朝着虚拟化方向发展。剧作者不仅无需借助高深的数学计算,而且也不再是被动地坐在电脑旁,观察屏幕上的数据处理结果进行创作。他完全可以沉浸在计算机系统所营造的虚拟环境中,身临其境地从事多媒体戏剧的制作。
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多媒体戏剧制作(中)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多媒体戏剧制作(中)
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多媒体戏剧制作(中)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多媒体戏剧制作(中)我们概述了创作人员以电脑制作多媒体实体材料的情况,从中可以发现在戏剧家和计算机共同参与创作时,创作过程中的第一、二阶段其实是相互融合的,人机对话可以开始于艺术家萌发创作冲动的最初时刻。
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多媒体戏剧制作(中)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多媒体戏剧制作(中)多媒体戏剧制作的第三阶段,是作品解释阶段。
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多媒体戏剧制作(中)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多媒体戏剧制作(中)其复杂性体现在演员应以作品创作者的身份,去揭示固定在符号实体形式中的作品内容和实质。演员越是深刻了解那些触动剧作家创作灵感的现实生活;越是周详地想象他的生平,他的气质、个性,他的世界观、人生观;越是潜心研究他艺术风格的所有细节,表演活动也就会越成功。在这方面,演员和剧作者同样能通过计算机,便捷地获取信息,宽泛地提高自身修养。值得一提的是:在解释过程中,演员个人艺术素养的高低以及作品符号实体向观众展现时的剧院环境、音响设备等的好坏,有可能使原始剧本发生某些错位。信息技术的介入,几乎可以把种种误差调整到仿真水平。
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多媒体戏剧制作(中)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多媒体戏剧制作(中)2004年5月,法国艺术家索娜米在中国举办的“声纳”艺术节上,以布满电线和传感器的手套操纵声、光、电,进行现场表演,用高科技和多媒体手段创造了极具魅力的艺术空间。信息技术介入舞台,可以在精密测定某位真人演员的肺活量以及念台词时的空气流量后,使影像演员不折不扣地模仿他的声音,他的风格。电脑编制的舞蹈程序能彻底取代舞谱,能自动设计舞姿,使演员的舞蹈动作保证不失真。多媒体戏剧借助于电脑,重新组合表演元素,创造出有别于传统戏剧的新戏剧形式,正在不断得到证实。
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多媒体戏剧制作(中)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多媒体戏剧制作(中)英国多媒体戏剧《天花与热狗》中的一男一女是在一个似是而非的情境中,以背叛内心的方式生活着。观众在近似身临其境的状态下窥看他们围“门”而转的洋相百出。剧院通过计算机,管理着不断变化的舞台演出区;协调着由声乐、器乐合并而成的自然音响。整个剧场时而真人、时而影像,男人进,女人出,忙得不可开交……最后他们还是不期而遇,男人只得仓皇逃窜,女人却又夺门而入……观众在哄堂大笑中,根本无法分清谁是现实中的,谁是幻觉中的。该剧通过信息技术制作的影像演员,表演自如,没与真人发生任何碰撞和些微差错。有趣的是,在座观众必须同时关注舞台上的真人表演和屏幕上的投影播放……谁真谁假所造成的“意识差”,正是该剧主题思想阐述的点睛之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