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散文 |
马鞍山记
淄川南陲,群峦起伏,有山峨然突兀,其峰孤拔摩天,周匝峭壁,状似马鞍,故名马鞍山也。至峰顶有石阶一百三十二级,游人登临,踵顶相接,若登天然。而至峰巅,极目四望,则四面群山绵延于云中,一带淄水曲折于山下,镇前镇后屋舍历历,太河水库波光粼粼。身沐清风,思驰白云,不禁有宠辱皆忘,心旷神怡之感矣。
是山也,为先秦齐鲁之边界,扼北上东进之门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乃山川形胜兵家必争之地。一九四二年之马鞍山战斗震惊中外,其壮其烈,可歌可泣。烈士雄风与山峰同在,民族浩气与日月齐光。
销烟早已散尽,雄峰依旧峥嵘。淄河镇近年多方筹资,植树筑路,修齐长城,筑凌云阁,重葺齐兵营遗址,新建烈士纪念堂,架步云钢桥于绝壁,连兵营遗址于一体。石城蜿蜒于山顶,金瓦隐没于林丛,诚鲁中之胜景也。中共淄河镇党委书记、镇长主导其事,而嘱予为之记,时维二零零四年九月。淄博李钟琴撰文,济南朱振东书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