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汪老师的草稿纸 |
新浪开了一个“两会日记”,其中有个“媒体记者日记”板块,十位记者,其中央视占了七位。
粗略统计了一下(2006-03-04 21点):
姓 名 页面访问量 开博日期 博文篇数
柴 静 164428 2006-02-27 6篇
王小丫 607130 2006-02-26 14篇
马 斌 68541 2006-02-28 10篇
陈伟鸿 78145 2006-02-28 10篇
徐 俐 32527 2006-03-01 5篇
鲁 健 37683 2006-03-01 11篇
撒贝宁 75907 2006-03-02 3篇
如此短的时间,如此高的浏览量!
然而,在陈伟鸿BLOG的友情链接里有这样推荐:
“罗振宇,《对话》的老大,他的强悍在博客里只显示了冰山一角”
“罗振宇,《对话》的老大,他的强悍在博客里只显示了冰山一角”
点击链接一看:
姓 名 页面访问量 开博日期 博文篇数
今年两会,很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开通了博客,媒体记者、主持人为了宣传自己的频道,也都开通了博客。
博客是一个近距离接触、交流的平台,
博客可以体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亲民作风,
博客作为新媒体的一种表达方式,使得沟通更近,更直接……
也许博客本身只是一个技术平台,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在不同的需求下开发出的不同应用更使它就有了更多魅力!
想写就写,想秀就秀,满足自己的需求就好!
由此联想到IPTV,IPTV本身其实也是一个技术平台,IPTV来了也并不就是狼来了。
我个人认为:同志们不要整天想着IPTV如何PK数字电视,电信如何PK广电;如何在IPTV上开发更多老百姓真正所需要的、有价值的服务,如何共建和谐的数字家庭才是最重要的事!
前一篇:IPTV——电视的增值服务
后一篇:数字电视、IPTV 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