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谈房论地 |
收缩银根与重点支持中低收入家庭的冲突
中央政府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一再表示,要逐步实现多数家庭购买或承租普通商品房,银行也承诺重点支持中低收入家庭的购房需求。而宏观调控出台的措施却是提高银行利率、提高企业贷款门槛,收紧银根,这样的措施岂能实现多数家庭的住宅梦?
由于银行利率还没有完全市场化,我国的贷款利率缺乏弹性,利率并不能真正反映资金的供求关系,因此,地方政府和企业对贷款利率不敏感,加息不能有效遏制地方和企业的投资欲望。相反个人对贷款利率比较敏感,这就会造成个人住房信贷数量萎缩。
再者,中央银行颁布政策提高住房贷款利率,没有区分我国不同收入、不同地区的购房群体,在抬高投资门槛的同时,也使普通工薪阶层购买住房的压力突然增大。可以清楚地看出来,投机商、高收入者和普通民众对房贷利率的敏感度是不同的。
对于穷人来说,住房贷款利率调高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每个月要增加支付数额,对于老百姓来说,这是明显的负担,而不是甚么利好的消息。对于大部分的房地产投机商来说,0.27个百分点的升幅无关痛痒,只要维持目前的房屋价格涨幅远远高于这个比例,投机商取得的银行资金成本显得并不高,投机的回报仍然很大。而且,在土地供应有限的情况下,房地产开发商只要轻微提价,就可以弥补损失。不但能弥补利率增加带来的损失,还能借着利率提高的机会,明目张胆地提高房价,为房价提高找到了一个绝好的理由,让房地产开发商赚得更多。
因此,提高银行住房贷款利率的结果,很可能是没有打击到房地产投机商,却严重伤害了普通的购房者,同时提高利率的政策也违背了银行提出要重点支持中低收入家庭购买住房的政策。《中国青年报》的文章大胆地评论说,这是变相向老百姓要保护费。而这些保护费都流向了国有银行。对国有银行来说,提高利率算是一个利好消息了。
实现多数家庭的住房梦,必然是多造房子,而这样需要更多的资金。但是放开银根,势必造成我国固定投资进一步增长,经济产生过热,因此实现多数家庭的住房需求目标与防止投资过热是一对很难调和的矛盾。
面对这样的矛盾,中央政府只能把眼前的投资过热问题作为主要解决的问题,而大多数家庭的住房需求只能束之高阁。这也只能说明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政策实质上只考虑了固定投资过热和防范金融风险,这些规定增加了房地产开发的成本,提高了房价 ,增加了购房的台阶,遏制了房地产的供应,导致了房价过高,使购房者的实际支出增加,中低收入居民购买能力的增长赶不上房价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离自己的新商品住房梦越来越远。大多数家庭被排除在房地产市场之外。
欢迎点击我的博客主页:爱在郑大
特别推荐:
http://blog.sina.com.cn/u/488d61e1010007wq
http://blog.sina.com.cn/u/488d61e1010007vz
http://blog.sina.com.cn/u/488d61e1010007ve
http://blog.sina.com.cn/u/488d61e1010007u7
http://blog.sina.com.cn/u/488d61e1010007sr
http://blog.sina.com.cn/u/488d61e1010007rj
http://blog.sina.com.cn/u/488d61e1010007pz
http://blog.sina.com.cn/u/488d61e1010007op
http://blog.sina.com.cn/u/488d61e1010007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