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掉电子书,发展电子参考资料
(2008-07-05 18:34:43)
标签:
电子书电子参考资料书籍数字出版德勤it |
分类: 数字出版 |
尽管电子书在2008
年可能不会大行其道,电子参考工具可能会赢得吸引力。2008
年初,已经没有多少媒体形式还没有数字化了。全世界成百上千万的人们正消费着电视、报纸、广播以及分类广告的数字化版本。
技术则是另外一个问题。进入电子书的技术在迅速改进。最新的电子书具有高分辨率的屏幕,可以实现几乎与墨迹相媲美的清晰度。数字化存储已取得如此重大的进步,以至于一本电子书可以装下整个图书馆,或者甚至是好几个图书馆,这在很大程度上类似于MP3
播放器可以让人把整个音乐库携带到任何地方。这种设备可以制作得能够防震,甚至能够防水。
技术不论其多么完善或者多么廉价,可能无法与我们对于书籍的感情依恋相竞争。毕竟,人们是从小的时候就开始读书的。
书籍与电视和报纸不同,很少会被年轻的一代所忽视。多数人都更愿意展示他们的藏书,而不愿意把自己囚禁在数字化牢狱中。拖拽功能可能会对音乐收藏有意义,但是对于书籍来说可能就显得荒谬。诸如搜索之类的数字化功能可能几乎用不上。
事实上,某些媒体看来似乎在一定时间内仍保留纸质的形式,书籍、消费类杂志以及通勤者夜读的报纸是那些仍旧以模拟格式存在的媒体形式的例子。
尽管数字技术与书籍竞争可能并不值得,将文字数字化有着不容置疑的、业已证明的价值。毕竟,2008 年初已有广泛的学科、行业和主题的商业及学术文本以数字格式提供并普遍地以数字格式消费。但是商业或学术文本与人们通常所认为的书籍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差异。一说到后者,多数人所想到的都是小说、人物传记和文集之类的读物,通常情况下都是从头到尾阅读的。而前者是功能性的,通常作为参考资料,很少以线性的模式消费;事实上都是需要特定的信息的时候才去查询26。
因此,参考文本也许最适合电子化。为待命的医生提供数万条医疗记录搜索的能力27,为法庭上的律师提供数年的案例参考的便利,或者为实验室中的科学家提供对相关研究的访问途径,都可以实现其价值。通过便于携带及搜索的功能让一间装满文本的房间变得更有用处,可以实现可观的价值。
德勤评论
尽管将文字数字化具有重要的优势,但是并非所有文本经过数字化之后就更加有用或者更有价值。已经处在或者考虑进入电子书市场的公司应该首先考虑哪些文本加以数字化后能够更有价值而不是不得不低价出售。
电子文本展示设备的名称也很重要。鉴于人们对于纸质形式的书籍的情感依恋,考虑另外一个名称来描述书籍的电子对应物可能会更好。由于通过电子化而受益最大的文本为参考资料,电子参考资料(e-Reference)也许是个更恰当的名称。
供应商还应考虑数字化能够实现增值的方法,并由此将它与传统形式的书籍区别开来。诸如连接性、搜索或手写识别等功能都有助于实现这一目的。但是这些功能应该只能在可能会用到的情况下才予以实施,例如:是否需要WiFi
连接来让包含医疗案例或者法律判例的电子参考资料保持最新状态?仅仅由于存在可实现的功能就增加这种功能(从网络浏览器到电子邮件),可能面临这样的风险:创造出一款从形式、价格或可靠性上都无法与笔记本电脑区别开来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