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吊脚楼
吊脚楼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962
  • 关注人气:1,56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姓为什么不相信领导的眼泪

(2014-06-17 13:30:15)
标签:

广西田阳县

民主生活会

痛哭

说不定“哭”会成为今年的年度关键词,在各地充满辣味的民主生活会上,时不时有领导珠泪泫然,兰考的县长的热泪盈眶、贵州的贵州息烽县委书记的几度“哽咽流泪”......一时间,往日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击鼓传花式的所谓生活会,被眼下的“完美话剧”所取代。近日,又传来广西田阳县委副书记黄秋幸的饮泣之声,她作自我批评时,因一项民心工程变成“伤心工程”“民怨工程”,深感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向民主会上同事们主动袒露心声,深深道歉的同时不禁失声痛哭出来。(广西日报,6月13日)

我一直以为官员的泪腺是坚韧的,在惯于颐指气使的做派中,只有教化布道的唾沫星子,难得有愧疚悔恨的泪水。作为县委副书记的黄秋幸,能在民心工程逆转成“民怨工程“的事实中,扒出自己应该承担的一份责任,从而泪雨滂沱,说明权力已经意识到自己在为民执政上还差一些火候,或者心中还存有对民众的一丝敬畏,比之某些视民众为草芥的权贵要高尚许多。但民意是否就真正认可了类似黄秋幸的眼泪中所含有的权力谦卑呢,未必!今天普遍流行的痛哭流涕取代昨天一贯制的隔靴搔痒,是否是一种煽情的形式主义取代另一种形式主义呢?

民众从来不排斥惠及亿众的民心工程,但他们对民心工程导致成最后的”伤心“、”民怨“工程的事实,也是见怪不怪。生活中,堤坝溃口、大桥垮塌的事故像舞台剧一样轮番上演,而每一个善意投资演变成民怨的豆腐渣工程,都是“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的产物,当还没来得及“拍屁股走人”时,当是拍大腿捶胸顿足,而在责任的追究中,权力总可以找到金蝉脱壳的理由,施工方说设计不到位,监管方说事钢筋水泥有问题,官员呢,说的更直白,“反正我没有揣腰包”。这等没揣腰包的奇谈怪论传导的信息是,做官的人,庸才无所谓,不湿鞋就可以了。当下宁可不做,只要不错,怕也是“反正我没揣腰包”的范本。更经典的开脱是鞋底摸猪油——溜之大吉,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而把所有原因都归结为无法抵挡的天灾。所以,在黄秋幸涕泪四流之后,除了舆论为之叫好之外,坊间并没有为之动容。在民众看来,既然官员可以用鞠躬道歉危机公关,痛哭流涕未必不是一种漂洗的新花招,或者撇清责任的护身符。

再说,人们还有疑问,决策者都是德才兼备的精英,从项目的立项、建设、竣工,经历了考察论证、招投标、建设过程的监管,还有领导莅临现场的耳提面命诸多过程,只要其中的某一项动真格,民心工程都不会成为伤心、民怨工程。所以,当纳税人的真金白银打了水漂,最初的立项善意变质为恶果后,百姓有理由质疑,民心工程未必不是政绩工程,其功能是否造福于民,似乎无关紧要,只要能给功劳簿描红贴金就行了。既然如此,几滴咸涩涩的眼泪是流给谁看的?也许是良心发现,也许和戏子一样,剧情到火候了,不得不洒几滴眼药水。

这话似乎恶毒,但并非是瞎掰,在各地“照照镜子”、“洗洗澡”的“向我开炮“的活动中,流眼泪的官员着实不少,平日里所有的能摆上桌面的不端作风和行为,都成了“开炮”的靶心,官员们都能放下身段,礼贤下士地纳谏,脸红了、坐不住了,甚至泪流满面地“我错了”......这种就地认错的虚怀若谷颇有从善如流的风范。遗憾的是这不是常态,往日形式主义的隔靴搔痒,在此番在有上峰严格督阵下地情况下,演变成了不得不完成的规定动作。当然,百姓寄希望这种“辣味”具有不可逆转的持续性而不至于成为应景的花招,他们担心类似的眼泪是,领导的动情是“山雨欲来”下,权力的一种奉迎——哭,不是发乎于心,危机公关的手段而已。

当然,面对习惯推诿责任的权力版图,愧疚的恸哭,百姓还是能够理解的,但民众倒是更希望领导不应该止于哭,恸哭之后应该是责任追究以及抹干眼泪之后依规行政的责任担当。如果眼泪流过之后依然笑傲天下,视民生为粪土,民众或许会认为,你的眼泪与鳄鱼的眼泪有什么两样?

 

相关链接:http://politics.people.com.cn/BIG5/n/2014/0613/c1001-25146241.html

 

 百姓为什么不相信领导的眼泪百姓为什么不相信领导的眼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