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益唐担心韦神什么都没成

(2025-09-24 13:05:16)
标签:

张益唐

韦神

数学家

教育

strongart

分类: Strongart之思想随笔
     最近看到一个张益唐的采访视频,主持人请他谈谈对韦神的看法,结果他叫周围人给韦神好的课题,希望韦神能够做出比较大的成就,还担心韦神会被人捧杀,别到时候什么都没成,这最后一句话很可能是他本人的自我投射。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留意,张益唐的两个说法是自相矛盾的:一方面把韦神当成落后分子,叫其他人来帮助他;另一方面又希望这样的落后分子能做出伟大的成就。国内有些名校好像有这样的传统,你若是不知道做什么课题,导师就会叫你去做黎曼猜想,接下来你知难而退就会自己来找课题了。丘成桐当年就是这样被安排的,但好像在《我的几何人生》中没能觉察到,搞不好这就是计划的一部分。
      如果一个人总是希望别人这样那样,那么很可能就是他自己有问题。有句话叫做元婴之下皆为蝼蚁,不学高级数学境界上不去,就只能是拼命卷普通的数学,希望能够靠本科水平的知识留下一点印记。实际上,凡是说什么对哪个重大猜想有贡献有进展的,其实就是问题没能解决,哪怕是真有进展,也得等到问题解决之后重新复盘才能断定,现在只能说是蹭点大猜想的流量。张益唐费了半生精力做出了一点东西,结果很快就被更优秀的结果给超越了,只能说在方法上有点启发,这个方法有多大普适性,还是说只能解决专门的问题?其他人有没有改进他的方法,然后他是不是也在改进别人的方法,最终只能成为专攻某个问题的失败序列中的一个。一般来说,最大的成果都是归给最后解决问题的人,剩下来的搞不好就是顺带一提,若是最终解决猜想另辟蹊径没用他的方法,那恐怕就是提都不用提了。
      与其像这样希望别人,不如努力把这个问题做出来。如果说是年纪大了,数学研究做不动了(或是像我这样没有研究条件),那就可以投身于教学工作,像梁灿彬教授那样能从基础讲到前沿不断滋养身边人,这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这要比身后虚假的名誉更有意义。说实话,有些研究就是在那里死推公式,其本身是没什么意义的,唯一的价值都来自于得到的结果,没有结果也就彻底白忙活了。若是有真才实学能讲适合自己的高级数学,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就能得到充实,回头再看某些菲尔兹奖,搞不好也就像是数学系老师看奥数奖一样,可惜韦神的主体性一直没能觉醒啊!
     张益唐还担心韦神会被捧杀,但捧杀归根到底还是被人杀的。其他人一看,老一代都没能托举滋养守护,反而是在一边说风凉话不停的蛐蛐,恐怕就会别有用心的人要蠢蠢欲动。如果哪天韦神主体性觉醒,发现在北大得不到滋养,可以考虑找个某某师范大学安心教书养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