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有机器人跑马拉松的视频,让Strongart教授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怎么样才能让一个机器人看上去显得有智能?
判断机器人是不是有智能,有个叫做图灵测试的经典方法:让机器人与人类对话,如果在规定时间内不被识破,那么就说明它是有智能的。事实上,已经有机器人通过了图灵测试,但却根本不像是有智能的样子,因为它不是通过复杂的语言输出,让对方觉得这些话没智能说不出来,而是靠装傻充楞蒙混过关,算是卡BUG硬卡过去的。
想让机器人显得有智能,首先是要做成人的形状,然后尽量模仿人类。因为人是有智能的,哪怕只是一种联想,人形机器人也会更加具有优势。像这个马拉松比赛,装几个轮子肯定跑得更快,但一般都不会认为这样的机器车有智能,只有像人类一样奔跑才更容易产生移情效果。
接下来,如果机器人能做一些复杂的操作,那么智能自然就是必不可少的,但现在的机器人似乎还做不到。要让简单操作的机器人显得有智能,可以给这些操作赋予意义。其实,这个意义是外部加上去的,但通过某些手段可以把它粘贴到机器人身上。跑步只是简单动作的重复,跑个马拉松似乎就有了特殊的意义,好像他们能和人类一样报名参加比赛。塞尔有个著名的中文之屋,让机器人拿着中文词典和屋外的人对话,本质上就是词典的作者在对话,机器人只是鹦鹉学舌而已,但人们就像是看木偶剧一样,很容易把意义归结到机器人的身上。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让简单动作看上去不简单,以此来装出有智能的样子。今年春晚的机器人转手帕,其实手帕是连在转轴上的,就相当于是电风扇在转,但旁边的人类演员是真的转手帕,于是机器人好像也是真的转手帕了,这恐怕只是一种心理暗示的障眼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