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叠词叠词的讽刺意味

(2025-02-06 13:03:49)
标签:

哲学思想

黑格尔

否定之否定

文化

strongart

分类: Strongart之思想随笔
         最近看到有个 “叠词词恶心心”的说法,主要是ABB式的跌此次自带亲密效果,放到陌生人身上就会恶心心,那么ABAB式的叠词叠词又会产生什么效果呢?
    哲学中就有很多这样的叠词叠词,像否定之否定、存在的存在、主义主义等。斯宾诺莎说“一切规定都是否定”,这个否定带有任意性,如果像阿多诺那样放弃合题,否定之否定就是任意再任意。这样的叠词叠词,就像龙珠里的爆气变身,刚开始可能会觉得有点好玩,但熟悉后发现就是这么个套路。经典逻辑是指哪打哪,辩证逻辑则是打哪指哪,因此需要这样叠词叠词作为调料。
    事实上,ABAB式的叠词叠词自带反讽的种族天赋,可以不失严肃的拿来调侃。可以说,否定之否定就是对“否定”的否定。钱钟书说中国没有哲学家,只有哲学家学家,就是说他们不是直接研究哲学,而是去研究哲学家的东西。Strongart教授也自嘲式的提过一个“钱学森之问之问”,钱学森之问说现在的中国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大师,之问之问则是补充了一问:如果有一个不是大学培养的野生大师,为什么他会孤独终老?
    如果把这类叠词结构放到数学中,来一个猜想猜想,会产生什么效果呢?比如有人说哥德巴赫猜想猜想,其他人就会请他把猜想提出来,不然只会变成耍嘴皮子的空想。当然,这类迭代结构在数学中也不算太稀奇,据说现在高中数学要考这样的问题:若f(f(x))= x^2-x+1,则f(0)=?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让他们对叠词叠词的结构祛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