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人姜萍事件,很多人都说数学这个东西做不得假,只要拍个视频就能证明自己是真懂的。话说Strongart教授早就拍了好几百个数学视频了,却依然是没人来向我致敬,说好的外行管内行呢,你们这些内行都跑到哪里去了?
当年一大群人都向我乞讨论文,其实那个比阿里竞赛更不靠谱,竞赛好歹还有个时间限制,论文这玩意儿连产业链都搞出来了。哪怕就是自己写的,也有可能是写了一篇科技新闻,自己写了什么东西自己看不懂,或者是跟着老外依葫芦画瓢,名词党只是勉强知道几个结论。反正,就是类似现在自媒体的营销号模式,一个篮球博主可以完全不会打篮球,只要有资源剪辑视频就行,会吹牛扯蛋的话效果还更好呢,只要让他自己拍个视频秀一下,基本上也就露陷了。我们只有毕业论文有答辩把关,剩下来的基本上只能靠自觉,而自觉的人很可能会被末位淘汰掉。
有些帽子人论文发了一箩筐,但是讲课水平却很烂,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人说他们忙于研究,没时间准备讲课。其实讲课属于教学相长,是提高自身水平的最好方式,如果讲的课程以前都学会了,那么温故而知新不会占用太多时间。要是当年就没怎么学会,现在要赶鸭子上架了,这才会占用比较多的时间。所谓的忙于研究,就是只想灌水当学术民工,而不想继续提高自己的真实水平,那种不谈具体内容,只提什么四大、SCI之类期刊等级的,基本上都是营销号的水货。
一般来说,只要不是说话有障碍的那种,讲不出什么东西的就是没东西,所谓的成果至少也是抱大腿抱来的。对于有真才实学的人,哪怕语言表达不是那么流畅,也能够瑕不掩瑜的把内容讲出来,这里可以不用花里胡哨的演讲技巧。假若只是背稿子的话,不但过程非常痛苦,而且一旦背错很容易就会露陷,哪怕就是照着稿子抄写,也有一不留神翻过两页的笑话。然而,我们的小镇做题家还是找到投机取巧的办法,那就是做PPT搞形式主义。有个叫陆大道的院士说:现今的PPT汇报充斥着大量水分,不仅误导决策,还严重损害了科研的严谨性和真实性。
我们可以认为,讲课是检验数学老师水平的金标准,但只有不靠PPT自己讲出来的,才能够代表某人的真实水平。
小镇做题家:我要是弄个复读机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