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很多人总是言必称凤姐

(2010-06-26 12:54:34)
标签:

审美

凤姐

春哥

中国人

strongart

文化

分类: Strongart之思想随笔

    记得以前有篇课文里提到“言必称希腊”,可惜不论现实还是网络,我还真没遇到过这样的人,倒是有不少人张口春哥、闭口凤姐的,大概是受了中国芙蓉文化的影响吧。

    中国传统的最大特点就是压抑个人精神,使人失去自我。这样的压抑还是长年累月的,即便是在节日的庆典上,也常常是装模作样的被高兴而已。你看那些所谓文艺演出,总是把演员都当成了木偶,然后压缩到现成的模子里,整出一台无聊样板戏来。即便是这样,普通人还鲜有上台的机会,最多也就是和一群人一起表演大合唱,多数时间中就只能在台下当看客,明明看不出什么特别的意思,还非要装作能够欣赏的样子,其真实的艺术品位就可想而知了。

    现在的情况算是稍微好一点,我们有了大致属于自己的网络,在娱乐方面也已经开始解冻,自然也就会有人想要展示自己的真实的一面,只是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东西,总是难免会比较僵硬。就好比是一个从没有上过镜头的孩子,第一次发现了摄像头,看看周围竟然没有板着脸的老师和长辈,就免不了要做个鬼脸什么的。假若周围也都是一群毛孩子,说不定觉得这样的鬼脸很有趣,于是就把做鬼脸当成了他们自发的娱乐节目。很多人言必称凤姐,大概正是这样的鬼脸触动了他们的初级审美品位吧。其实,也不仅仅是凤姐啦,目前正在热播的各类相亲节目,也算是年轻人一次小小的个性解放。

    尽管凤姐的品位略显恶俗,但至少还有其真实的一面,比那些无聊的样板戏要强一些。只是有些人停留在凤姐的层次上不思进取,甚至产生一种盲目的两分逻辑,只要不是打着官方标记的样板戏,那就一概只能是类似凤姐的东西,最后草根节目一概都被凤姐化,这就限制了高级艺术的发展。有人表演个有内涵的东东(比如本人的行为艺术:王老吉泡咖啡),结果欣赏者寥寥,却一下子引出了众多的凤姐粉丝,无疑是非常让人伤心的事情。

    最后,我希望那些凤姐粉丝能逐渐提升自己的审美品位,从凤姐到春哥,哈日哈韩赶欧超美,最后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审美道路,而我Strongart则会在路的那一头默默的守望着你们的到来。


    凤姐精神是与芙蓉文化密切相关的,请看博文:芙蓉文化是当代最纯洁的中国文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