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的数学讲座第一讲终于破壳而出了,很多网友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下面我就来谈一点幕后花絮,也顺便回答一下部分网友的问题。
先从写字板开始说,当时我想买黑板好还是买白板好,后来出于拍摄效果与写字方便的考虑,就决定买白板了。可白板该放在什么地方呢?如果带支架滚轮自然能方便移动,只是那个价格太昂贵了,后来还是买了块60×90的普通白板,要不就把后面的梳妆台移开挂到墙上吧。好在就那么斜着一放,也没用什么东西固定,似乎已经比较稳固了,早知道这样还能买得更大一点的呢。

然后要处理拍摄问题,摄像头用的是1600万像素的,清晰值也已经调到了最大,似乎也只是勉强能够看清。等正式录第一讲的时候,我搬了个椅子叠到电脑前的椅子上,再把摄像头放上去,这样就可以离得近一点。可是我的个子比较高,现在就已经顶天立地了,再拉近的话就会变成无头讲座,只能是稍微往前挪一点。等到后期压缩转化上传后,字迹又变得模糊了。对此我考虑了这样解决方案:一是把截图换成原始视频的,这样就可以参照截图上的字迹,还有就是录制时把白板垫高一点,缩短它与我的脑袋之间的距离。
后期我考虑做一个漂亮的片头,不过找视频素材时遇到一点麻烦,现在各种下载站都有放假链接的习惯,转了半天就是没找到下载的地方,索性还是用会声会影内置的素材了。然后想到要增加一点音乐,这个倒是比较好找,只是时间似乎不那么容易对齐。标记为8秒的音乐,实际上是8秒多一点,如果把这多一点剪掉,听起来就像忽然被卡住脖子一样。好在我当时灵机一动,把回放速度微调了一下,想必一般人可是听不出来的。后来我还灵机二动的发现了字幕的动画效果,这就使得片头效果更上一层楼啊!
最后再回答一些网友们对我的两个指责,一个是很多人说我录视频时不洗头,另一个是我录视频时总喜欢来回晃悠。其实第一点主要是灯光问题,在阴雨天自然光线比较暗的时候,就得开天花板上的灯来补光。可只是普通的生活用灯,光线的纯度自然不如专业舞台用灯,结果阴影就会扩散开来,变成灰蒙蒙的一片了。老实说,在目前的摄像条件下,就算是我真的不洗头,你们也是看不出来的。还有就是那个走路来回晃悠的问题,有的人竟然从中看出我精神涣散,实在是太会联想了!其实,一些教授讲课时也喜欢动个不停,只不过人家地方宽广,可以从黑板这一头走到那一头,有专人摄像也就不用担心会掉到镜头外面。我就这么一点小地方,摄像头还是傻瓜型的,不敢乱走也就只能原地晃悠了。其实,不管是走还是晃悠,都说明了这些话是自己思考出来的,和那些僵直的仪式化演讲可不一样啊!
我也知道讲座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摄像头拍的和专业摄像机拍出来的效果就是不一样的,还有其中的英文单词,要是录节目前能找个留学生交流一小时,那么节目马上又会焕然一新。可在目前的这点后勤条件下,能把讲座做成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还是请大家多多鼓励吧。
有些人可是对我的英文大为不满啊,请看博文:说一点中式英语又有何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