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超越常识的科学思想

(2010-04-11 13:41:35)
标签:

科学思想

相对论

常识

双生子

strongart

分类: Strongart之思想随笔

    依然是谈我看的那个相对论讲座,教授用几何语言讲清楚双生子详谬后,便对还有很多人热衷于此类问题颇为不满。回头想想,这样的现象似乎还有很多,比如说0.999…=1,偶数和整数一样多,都是已经有了定论的问题,只是因为表面上与常识相悖,就吸引了一大批人进行争论,多数结果还都是初级可笑的。

    很多人尽管也接受了一点科学教育,但往往只是一知半解的浮于表面,等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便又重新退回到常识中去了。对于初级科学理论而言,它往往与常识是一致的,很多科学书籍也喜欢借助于常识来加强科学理论的说服力。但是这样做容易产生一个副作用,那就是科学似乎需要用常识来检验,这恰恰是本末倒置了。等随着研究领域的扩展,原来的常识就已经不够用了,如果固守常识的话,那就可能阻碍科学的发展。就双生子详谬这个问题而言,所需要固守的常识就是时间的绝对性。在宏观低速的情形中,这样的问题平凡得根本就没有想到,在此基础上却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若是以这样的经验为指导,那么与由相对论的效果相矛盾也就不奇怪了。

    既然科学有了更高级的理解,为什么很多人不接受呢?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学会科学理论。随着研究领域的扩张,科学理论的复杂性也随之增加,需要一定训练才能够掌握,很多人甚至连符号都看不懂,又怎么能够理解其中的深意呢?这样一来,他们对于常识的批判也就只能停留于“地球是圆的”这个层面上。若是要解释双生子详谬,最方便的办法就是画一张时空图,然后利用“类时测地线最长”这一结论,同时在实验上还通过铯原子钟得到了验证。可惜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什么类时测地线,也没听说过铯原子钟,因而也就只能停留于表面的争论了。更加遗憾的是,中国人在这方面似乎有着根深蒂固的惰性,好像认为高手总是应该把复杂的东西说得通俗易懂,哪怕对方只是个没受过多少教育的农民,这就好像一个未断奶的孩子,认为厨师就应该把食物烧得像人奶一样容易消化。

    既然提到了中国人的问题,那就干脆稍微多讲几句吧。尽管中国人似乎也在说重视科学,可提出的口号却是要“相信科学”、“我们爱科学”,至多就是介绍一些科普常识,很少真正理解过科学精神。即使是所谓的科学研究者,所接触也大都是自然辩证法之类陈旧思想,对现代(西方)科学思想、科学哲学知之甚少。很少有人能够理解到,科学之所以为科学,并不在于其结论一定正确,而恰恰是因为其结论是可错的!

    最后,我来提一条科学研究中的常识失败定律:如果一个科学理论在科学上得到证实,只是因为与常识相悖而备受争议的话,那么挑战常识的那一方很可能就是正确的。理由也很简单,假若它自身不是正确的,那么还有什么东西能够与顽固的常识相抗衡呢?


    看看中国人是如何误解科学的,请看博文:谈中国人不理解科学的两种态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