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都之行(一)走进“三国演义”!

(2010-08-04 16:22:46)
标签:

成都之行

武侯祠与锦里

三国演义

经典再现

赵明博文

分类: 情感笔记

    成都一年中最热的天被我们赶上了。热归热,玩还是要玩的。算了算时光,好像只有半天时间。于是就挑了离我们最近的景点——武侯祠与锦里。

    这不是第一次到成都吗?还好前些天丫爸的博上去瞧了瞧,总算还知道了这两个景点。

    吼吼,武侯祠的门票好贵啊,要60元一张。锦里倒是免费的,锦里和武侯祠紧挨着,所以一般人到了武侯祠都会转到锦里去玩一玩。

    真是没想到,如此酷暑,还是人满为患啊。

    成都武侯祠又名“汉昭烈庙”,是纪念中国古代三国时期蜀汉皇帝刘备和丞相诸葛亮以及其他蜀汉英雄的君臣合祀祠宇,是中国惟一的君臣合祀祠庙。成都武侯祠是中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以文、书、刻号称“三绝”的《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最为知名。(图说文字在每幅照片的下方)


成都之行(一)走进“三国演义”!
柱子上的对联很有意思。(此照来自网络)


成都之行(一)走进“三国演义”!
三块不同颜色的大石块雕塑的刘备、关羽、张飞,给这桃园平添了一份“义气”。(此照来自网络)
成都之行(一)走进“三国演义”!

房顶上的这组雕塑引起了大家的关注。造型生动、逼真,而且还是彩塑。(此照来自网络)[有哪位高人知道这组雕塑的典故?恳请赐教,不胜感激!因为我觉得这组雕塑应该是有故事的。]


成都之行(一)走进“三国演义”!
这就是当年刘备、关羽、张飞结拜为兄弟的三义厅。(此照来自网络)
成都之行(一)走进“三国演义”!
蜀汉皇帝刘备塑像。大耳垂肩的刘备果然一副帝王相。(此照来自网络)
成都之行(一)走进“三国演义”!
这是诸葛亮的流马。
成都之行(一)走进“三国演义”!
诸葛亮的木马。
成都之行(一)走进“三国演义”!
诸葛亮的塑像。(此照来自网络)
成都之行(一)走进“三国演义”!
院子里的这棵绿色植物吸引了我,烈日当空,这株奇异的貌似荷花的植物让人眼前一“凉”!(这时候才发现自己才疏学浅,竟然不知这植物为何物?貌似荷花,但荷花是长在水里的,所以被我排除了。哪位高人能指点?这是什么植物?)(摄影:孙秋凤)
成都之行(一)走进“三国演义”!

走出武侯祠的出口之处的小门,就来到了锦里。水雾缭绕处有一个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走近一看,是一个类似于肯得基之类的快餐厅。(摄影:赵明)
成都之行(一)走进“三国演义”!

锦里的街道有点像江南的古镇,也很像杭州的仿宋的步行街。(摄影:赵明)
成都之行(一)走进“三国演义”!

挂满了祈福袋的木头长廊,倒是有一股子喜气。(摄影:赵明)
成都之行(一)走进“三国演义”!

 摄影:孙秋凤

成都之行(一)走进“三国演义”!

为每一位朋友祈福,愿大家平安幸福!(摄影:孙秋凤)

成都之行(一)走进“三国演义”!

喜欢锦里那一派的绿色。一湖的荷叶绿绿的,只有极少的粉色荷花很挺刮地开着。(摄影:赵明)

成都之行(一)走进“三国演义”!
赶紧拍下小编美丽的笑容!在这一刻,她就是最美的荷花!粉粉嫩嫩,清清纯纯!(摄影:赵明)
成都之行(一)走进“三国演义”!
挂着红灯笼的小巷别有一番意境。(摄影:赵明)
成都之行(一)走进“三国演义”!
摄影:孙秋凤
成都之行(一)走进“三国演义”!
坐在这里,让我想起了丽江。(摄影:孙秋凤)
成都之行(一)走进“三国演义”!

河里游来了黑天鹅一家子。它们匆匆忙忙地就在我的眼皮子底下游走了。我说:“哎,慢一点游,我想给你们拍张全家照!”(摄影:赵明)
成都之行(一)走进“三国演义”!

真是傲慢的一家子,理也不理我就径自游走了。(摄影:赵明)
成都之行(一)走进“三国演义”!

锦里的牛肉店,这阵势有点特别哦。见我拍照,他让自己的身形站得更伟岸了一些。(摄影:赵明)

成都之行(一)走进“三国演义”!
出了这个门,我们就该和武侯祠与锦里说“再见”了。成都的第一站就像“三国回顾版”,让那些几乎就要遗忘的“三国演义”在我眼前闪亮再现。既古老又经典。(摄影:赵明)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寒暑假里,带着孩子游历名山古刹,名胜古迹,实在是一种极好的学习人文历史的方法。在游历中,不但能实地考察,见多识多,而且也能增进亲子关系。很多的道理不是教出来的,是悟出来的。让孩子在探访名胜古迹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即使一下子解决不了的问题,让他带着这些疑团,留待以后去解决,也是很好的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体会到“书海无涯,学无止境”,不管是谁,都是有知识盲点的,都是需要不断学习的啊!

    虽然说,现在的很多名胜古迹都越来越商业化了,但是,历史典故是不变的,外在的包装不用太在意就是了。

    欲知我们在成都的精彩故事,请看下回分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