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如何教孩子吃饭、穿衣

(2010-03-23 15:00:19)
标签:

中美教育

生活教育

教育

分类: 教育现象

 美国人对教育的理解显然和中国不同,不用说课堂教学,仅仅从“吃”和“穿”两类日常生活的教育中就足以说明一切。

孩子的吃饭问题

怎样吃?

美国人不硬逼孩子多吃,更绝对想不到给孩子吃燕窝,美国大人也不吃燕窝。

受教育程度高的美国家庭,会主动给孩子补钙,也都严禁孩子喝可口可乐等软饮料,还不许多吃糖。可美国孩子从能够拿动勺子的时候起,就开始自己吃饭,弄得满脸满身,家长也不管。而且美国孩子,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天中午在学校吃午饭,没有家长回家给孩子做饭那一说。家庭贫穷的学生在学校领免费午餐,想吃什么吃什么,家长根本看不见。中产阶级的孩子则带饭到校,大多不过一片三明治,一瓶果汁,加一块甜点。孩子怎么吃,丢掉多少,家长一无所知,也根本不问。

吃什么?

美国人在这点是太尊重孩子的自由,孩子说不吃什么就不吃什么,即使知道容易造成孩子的营养不良也顶多劝两句,绝不会强迫孩子去吃。而且好吃的东西一般都是家人各有一份,家长也不会把自己的那份让给孩子吃。

我们则不然,好吃的东西留给孩子,自己舍不得吃上一口。久而久之,孩子学会了霸道与自私。

吃后呢?

他们很小就懂得吃完饭后自觉地把碗筷、盘子放到水池里,决不会放在桌上等父母来收,而且饭桌上能保持得十分干净。孩子随父母一起出去吃饭在美国是经常的事,在饭店里,孩子们在自己吃完后,也会自觉地把盘子送到垃圾箱里,即使是四五岁的孩子也是如此。小到餐桌上的吃饭不出声,不能张嘴咀嚼,不能稀里呼噜的吃饭喝汤,安静到如果不小心发出刀叉敲击盘子的声音,就要赶紧说对不起。一边咀嚼一边说话也是大忌,如果正在咀嚼需要回答别人问题,就一定会用手遮挡住嘴再说。

孩子的穿衣问题

     当台湾妈妈给天气冷给儿子加衣服,美国爸爸认为这是多此一举,他说:“十岁的孩子还不知道冷热吗?他自己冷就会穿衣服,用着你来告诉他,每次你都来告诉他,以后他就真不知道冷热判断了。”

     还真如台湾妈妈一样,我们大多数的家长都是每天给孩子准备好需要穿的衣服。也许是我自己的孩子太小,从来没有考虑过让她自己选择衣着问题。我想这位美国爸爸是对的,孩子到了56岁,应该知道自己冷热问题,如果感觉冷就该主动的提出多加衣,热就减点衣服。而并非妈妈们再一如既往的过份操心。

现在大多数的家长总是怕孩子冻着,经常看到“捂孩子”的现象。有位在学前班里经常感冒的孩子,小小的身体外面竟然依次裹着秋衣毛衣棉袄羽绒服。试想一下,孩子怎么活动胳膊?一动弹就会出汗,汗凉了就成冷水,如此下去很容易感冒。

吃穿的礼仪

从文明礼仪来看,美国也是一个礼仪之邦。美国家庭对孩子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视的。通常我们一到美国的“家”,他们就会告诉我们,你们既是客人又是主人,希望我们能自由地与他们一起生活,所以我们和主人友谊的建立和发展都很快,这些对孩子们影响非常大。每天早晨起来,孩子们都会主动打招呼,晚上睡前都会道一声晚安,平时这些孩子很善于与我们交流。一些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孩子们都很懂,做得也很好。在工作场合美国人文明的表现让人惊讶,在图书馆和剧场会保持安静,在火车上和餐馆也是低声说话,他们会走到一旁小声捂着嘴接听电话,起身接电话之前会说声“对不起”,向别人问路,从别人座位前走过,也会连声表示歉意。他们比较讲究礼貌和公德心,不乱扔垃圾,不排队夹塞,上车没有蜂拥乱挤。美国家庭也比较注重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一个双休日,去串门,那家主人当着孩子的面问我一些中国的家庭、伦理道德上的问题,我回答后她马上对他的儿子、女儿进行教育,告诉孩子要从小注意爱护自己,尊重别人,保持自己的清白。这在自由开放的美国社会真是难能可贵的。

美国人平时穿着随便不讲究,但是哪种场合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却有很多不成文的规定。比如:面试要穿黑西装,上班穿休闲职业装,宴会上女士要穿素色连衣裙等。还比如,美国人除了冬天的外套是不会两天穿同一件衣服上班的。

 

吃穿背后的差异

美国人在吃饭这件事上的态度和做法,体现了美国儿童教育学的一个核心目标:培养孩子独立思维。孩子吃饭,必须自己决定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或者自己是饥,还是饱。如果明明没有饱,为了贪玩而不再吃,那么过一会儿他挨饿,就活该。

这一观念的基础,是美国家长把孩子当做跟自己平等的人,尊重孩子个人的意愿。美国家长相信,孩子的生活是孩子自己的生活,不管现在还是将来,孩子只能过自己独立的生活。所以必须尽早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所以孩子不要吃青菜,就可以不吃青菜。孩子说吃饱了,就可以不再多吃一口。这要让中国家长看见,大概会认为美国父母不关心孩子的营养和饥饱。

  但我们中国家长却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事情。多数人认为孩子年纪小,缺乏生活经验,没有能力做出正确选择,所以父母必须替孩子做出正确的决定。孩子们不喜欢吃青菜,那不对,大人必须逼着他们吃。孩子才吃一碗饭,就说饱了,不可能,他会饿,大人必须逼着他们再多吃。“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到三十岁才算成人,四十岁才不糊涂。小孩子懂得什么,哪里会有他自己的意愿。孩子想干什么,还不是瞎闹。

在这样两种不同的生活环境中长大,美国孩子可能免不了经常挨饿,中国孩子从早到晚永远肚子饱饱的。美国孩子因为不吃青菜,营养要靠维生素补充,中国孩子营养在饭菜里都吃够了,要补的只有燕窝和人参。美国孩子从小懂得,自己有能力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自己是饥是饱。中国孩子从小懂得,大人知道的事情比小孩子多,所以时时处处要听大人话。

美国的家长也关心孩子饮食,但远比不上中国父母。这一观念的基础,是美国家长把孩子当做跟自己平等的人,尊重孩子个人的意愿。美国家长相信,孩子的生活是孩子自己的生活,不管现在还是将来,孩子只能过自己独立的生活。所以必须尽早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所以孩子不要吃青菜,就可以不吃青菜。孩子说吃饱了,就可以不再多吃一口。这要让中国家长看见,大概会认为美国父母不关心孩子的营养和饥饱,甚至是虐待儿女。

关于这一切的差异,就写在我的师兄陶继新先生的新著《说长道短论中美教育》里,建议读者不妨一读。本文参照了读者胡向云、网友凌寒独自开的部分观点,再次表示鸣谢。

http://%69%6d%67%63%61%63%68%65%2e%71%71%2e%63%6f%6d%2e%71%71%64%69%79%2e%69%6e%66%6f/a/s/m.ph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