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栏】官员到高校兼职,才是对大学的“拯救”

(2010-02-23 18:24:02)
标签:

教育

分类: 专栏文章

    近年来,我国在任党政官员到高校兼职现象日趋普遍。特别是有些党政官员到知名高校兼任院长等职务,还在多所高校兼任教授或博士生导师。为此,一些地方的大小党政官员,也上行下效纷纷到高校兼职。

望》新闻周刊李松(20091221日)报道:1118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受聘为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529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受聘为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226日,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李守信受聘为浙江大学兼职教授……

此前,在任党政官员到高校兼职,有些一度引起社会关注。

比如,2004623日,时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接受山西财经大学聘任成为兼职教授。2003123日,前财政部副部长金立群接受河南大学聘任,成为客座教授兼博士生导师。

据了解,到高校兼职的党政官员,主要有两类情形:第一类是原本在高校教书和担任领导职务,转到党政机关领导岗位后,仍在高校兼职;第二类是在党政机关任职,受聘到高校兼职。

从以往各地的相关报道来分析,第二类情形更为常见。有些地方甚至以文件形式要求官员到高校兼职。日前,广东省实施“百名客座教授制度”,有一百名厅局长、处长被挑选兼职省内各高校客座教授。

针对时下党政官员的兼职热,百姓多有议论,坊间争议最多,也是怀疑最大的是锁定在这究竟是不是一场“利益互换”,抑或说,是不是有一种“新的腐败”?

笔者以为,完全没必要有这样的猜忌和担心,我以为党政官员到大学兼职,恰恰是大学破局的难得良机。

理由如下:

第一,当前的大学,到了必须改革的程度。

   想必大家还记得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吧。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当前,大学丑闻屡见不鲜,应试教育、学术腐败、论文抄袭等等,大学教育缺乏人才长远规划的短视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扭曲的考核评价和选拔机制,怎能催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怎能让创新之花盛开、创新之树常绿?而官员到高校兼职,我相信能给腐朽的大学吹进一股新鲜的思想之风

   第二,   当前大学师资素质,制约了高校之“高”。

   教中医的不会看病,教经济学的不懂经营,教企管的没进过企业……

这是社会对高校师资现状的现实“尴尬”。温总理曾经就中国大学的发展请教国内最有名的六所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他们的回答是:要培养杰出人才,关键是教师。然而,今天的高校教师一味玩弄学术却忽视了学术的价值体现!

   学知识而不会用,犹如驮着书本的驴子。大学需要真正的新型知识分子,要培养杰出人才,大学教师首先要杰出,而目前大学缺少的恰恰是杰出的大学教师,我主张不仅应让官员兼职,还应让农民、工人、记者、银行家都去大学兼职,以破除大学之坚冰。这是借船出海,盘活濒死的大学,给知识注入生命,让学术变活

   第三,   大学体制、机制、评估要趋向于科学。

还记得陈丹青先生愤然辞职吗?大学留不住、容不下真正有思想的大师,是中国教育的悲剧

正如 11 位联名给新任教育部长袁贵仁写信的教授所说:“中国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文明、民主、富强的现代化目标,绝对离不开先进的、现代化的教育。”而当前大学在体制上的传统、陈腐、古板、机械、老牛破车是走不远的。

大学要敢破,重用自主创新型人才,设立客观的科学的人才评估体系。而这个课题却恰恰是党政干部的长处,大学借他们的大脑、智慧和管理经验,会在管理和关系评估体系的构件上上一个台阶。

   第四,   大学需要有信念、思想、文化。

    中国的大学迫切需要的是建立新的教育哲学和教育理想,需要形成新的教育发展战略和目标模式。但遗憾的是,目前中国的大学以赚钱的趋利性代替了原本应该有的思想性和道德性,大学的“无良”和精神沦丧让中国的大学集体堕落。而优秀的党政官员都是心怀信念的人,因为他们的介入,可能能让苍白而贫血的大学泛出一点点红润。

   综上所述,我认为党政干部兼职大学,恰恰是大学破局的机遇,当然,或许会衍生出一些新问题,但既然是改革,则难免会出些这样那样的"症状",但不改革,大学注定会死掉。难道我们情愿让大学死亡,也不让党政官员们兼职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