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炳亭高效课堂报告后的发言(摘自道法自然博客)
1、为什么要请李老师?
他是中国教师报的首席记者,有过许多有胆有识的文章。他是中国名校共同体的秘书长,旗下全国优秀的校长云集。他是杜郎口、兖州一种、昌乐二中等诸多教育典型的发现者,宣传者,高效课堂模式的研究者。
这是一个真专家,真记者,真老师。真专家可以把很复杂的是说得很简单,假专家能把很简单的是说得很复杂
这是一个不走马观花的专家,记者,老师,同行。他李不骑马的网名就是一个印证。他常常深入教育一线,深入学校,深入老师,深入学生,观察研究一个个生命之花是如何开放的。
这是一个致力于课改的专家,记者,老师,同行。他发现并推出了当今中国初中教育的典型杜郎口,他闯入了很少有人涉足的高中课堂教学改革,其真知灼见遐迩闻名。
这是一个解决问题的专家,记者,老师,同行。他提出了当前教育存在的四个矛盾和问题:上学率和素质教育的问题,教书和育人的问题,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问题,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问题。他致力于这四个他称之为歌德巴赫猜想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他提出并在实践者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系列思路和措施。
这是一个有个性,有实力,有魅力的专家,记者,老师,同行。他讲真话,实话,气话,旗帜鲜明的话,甚至矫枉过正的话,但他没有假话,大话,套话,空话,文过饰非的话。他对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甚至爱之愈深,语言愈发尖锐、深刻、犀利。
这是一个置身于教育,进入了教育,有过坎坷,经过沧桑,但却仍然享受着教育的酸甜苦辣,享受着教育的幸福和痛苦的专家,记者,老师,同行。
这是一个用心,尽力,不断把信心和希望带给人们的专家,记者,老师,同行。他是思想者,更是行动者。他是批判者,更是建设者。他是研究者,更是实践者。
因此我提议,让我们再一次用热烈的掌声,为他的教育梦想和理想,为他的教育的激情和追求,为他对教育事业的贡献,为他的教育智慧,表达我们的敬意和感谢。
2、为什么要改?
为什么要改?
重申和强调三个想一想:想一想学校为什么会发生学生致死教师的悲剧?想一想应试教育下老师的生存状态究竟怎么样?想一想那些厌学、辍学的学生究竟是怎样造成的?如果他们是我们自己的孩子会怎么想?
为了谁而改?
为了我们自己的教育良知。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我们就应该尽好我们的责任。为了改变我们自己的生存状态。既然我们从事着教育,我们就应该探寻属于我们自己职业的那份快乐。为了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尽我们的能力关注每一个学生,让他们的教育生活更完整更幸福。
为什么要再发动?再动员?
高考刚过,中考在即,为什么选择此时作此事。一句话,为了有效推进小学初中的课堂教学改革,为了有效启动高中的课堂教学改革。近年来,在我们的小学,新教育实验理想课堂建设即有效教学框架已经得以有效的区域推进;在我们的初中,以杜郎口课堂改革模式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已经初见成效,正在赢得省、市更大程度的关注;我们的高中布局结构调整已经完成,课改的条件已经具备。我们课改的成效来之不易。我们正处在了课改的一个十字路口,我们必须解决课改中的高原现象、瓶颈问题。我们的课改需要注入新的活力。
3、从今天的报告中,我收获了什么?
加快教育的发展,必须努力学习解决教育面临的四大矛盾和问题:升学率和素质教育的问题,教书和育人的问题,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问题,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问题。我们最大的问题是许多时候我们把本该统一的东西对立了,割裂了。
解决教育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必须紧紧抓住和真正学会处理好两个关系:教与学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所有的关系中,这是两个至关重要的关系。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矛盾,才可能事半功倍。为什么我有许多时候事倍功半,因为我们忘却了这两个关系,没有处理好这两个关系。
解决教育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处理好教与学、师与生这两个关系,必须真正学会聚焦课堂,研究课堂,决战课堂。抓住了课堂,就抓住了核心。抓好了课堂,许多问题会迎刃而解。素质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校本教研、升学率和课堂效益密不可分。离开课堂这个主战场,失去了课堂这个主旋律,脱离课堂解决问题,问题会越来越多。
聚焦课堂,研究课堂,决战课堂,必须真正学会认识模式,选择模式,学习模式,研究模式,创造模式。模式非常重要。没有模式的课改是盲目的课改、低效的课改。临帖非常重要。临帖就是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走在继承的最前沿。
聚焦课堂,研究课堂,决战课堂;认识模式,选择模式,学习模式,研究模式,创造模式,必须用好评价这个指挥棒,真正学会科学的评估督导,注意方法技术路径,特别发挥学生的作用。
高效课堂建设必须善于抓纲,抓七寸。必须善于寻求结合点,切入点。必须善于营造高效课堂建设的校园文化环境。选拔愿意进行高效课堂建设的优秀校长。
李老师的报告内容丰富,办法很多,信息量很大,许多观点和方法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
4、怎么办?
想大问题,做小事情。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好,有效行动,求真务实,深入研究,一件一件住落实。这是我们的业已形成的共识。
听好报告。对老师来讲,学习不仅是一种态度和一个任务,学习更是一种本事和一种能力。对校长来讲,无论是人文关怀还是严格要求带好自己的兵,管好自己的人。
特聘请李丙亭老师为我们高效课堂改革的首席顾问。购买800百本《高效课堂22条》免费赠给高中和初中的老师。建议局委会研究下一个学年在全县开展高效课堂建设年活动。
究竟该不该改?希望每个老师追问自己的心灵,做出自己的回答。究竟敢不敢改?希望每个校长用心做出自己的选择。究竟如何进一步改?如何进一步有效地推进?我们大家一同拿出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
(根据即时发言会议补记略有改动)
补缀:这是陈局长大会上的发言,他的本意是“激赏”我,我当然心里有数,自己吃几碗干饭难道自己没不知道?更何况,友人之间的唱和,原本就是一种“相互赞美”,但能出任绛县的课改顾问,我依然是高兴的,能和想干事的人一切干事,实在是值得高兴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