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马看教育】课堂“卫道士”
(2009-05-25 10:43:17)
标签:
教育 |
分类: 专栏文章 |
【骑马看教育】课堂“卫道士”
要树立课堂教学的质量关,就要建立一整套课堂教学的考评机制。“时间就是效益”,这句话在课堂教学上尤甚。
我们真的到了该反思传统教学的时候了。我们看一看一直奉行的“五步”或者“六步”环节,有多少损耗在其中?我们的环节到底发挥了多大的效益,我们还有没有存在浪费时间的现象?有,则需要我们充满紧迫感地去改善我们的“工艺”,革新我们的“技术”,删除不必要的“环节”,疏通我们的“流程”,提高我们的效益。
教师必须熟练操作和驾驭课堂教学模式。离开了模式,课堂教学就失去了“标准”。强调课堂教学的“标准化”是当下教育的当务之急,强调标准化就是尊重学生,就是落实新课标要求,就是扎扎实实地推进素质教育,就是在发展教师的专业化,就是在坚定不移地追求好教育。不是早就说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就是课堂吗,立足标准化、占领主阵地这个做法没错!
这个时候,负责课堂教学的验评组应运而生。
验评组当然类似企业的质检科。
学校既然重视课堂教学的质量,难道不需要“质检科”吗?由谁给课堂教学一个评定,并且监督和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当然是验评组。
验评组一般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挂帅,由比较优秀的学科教师、年级组长、学科主任组成。当然,假如学校规模较大,客观上验评组不可能有精力验评每位教师的每一节课。这样,企业一直奉行的“抽检”制度就派上了用场。验评组可以随意抽检每节课,当然还可以接受教师的“邀请”,去帮助其会诊课堂,并把会诊意见提交给任课教师本人,以便于其在今后教学中加以改进。
验评组的“验评”当然要有“标准”。这个标准就是高效课堂模式下的“效益”标准。是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是否围绕新课标要求,是否采用模式上课。其中,最主要的是看教师是否依然屹立于讲台之上滔滔不绝!
验评组代表着的不仅是校长的“意志”,更代表着全体学生的学习利益,是维护学生发展的“卫道士”,是规范教学行为的“执法者”,是学校教学质量的“保障者”。
验评组工作必须公开、公正、公平。
验评组工作一般主张及时性“评价”,并把验评结果及时公告,以期作用教师工作评价的依据。对于那些不符合课堂要求的教师,一般是首先提出整改意见,然后进行“跟踪”,一旦发现教师能够积极予以改进,则大力表扬,反之,则会予以停课批评,绝不包庇和纵容错误。
在十分重视课堂验评的杜郎口,一般是“一谈、二警、三停”,第一次进行谈话,第二次予以警告,第三次则做下课处理。一旦接受处理的教师,则要有长达一个月的“反思期”,直至本人确实认识到了错误,并且下决心接受整改,那么验评组则给与其上“汇报课”的机会,如果汇报课符合了要求,则允许教师“返岗”,否则继续反省。
验评组的这种特殊的“专业”作用,有力地保障了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同时也客观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当然,验评组的专业作用,还应该体现在“引导”上,身为验评组成员,首先要具备相当的“资格”,必须保证自己的课堂是优秀的,否则则缺乏说服力。验评组成员的课堂一旦出了问题,则同样要接受处罚,甚至因此而会“失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