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炳亭
李炳亭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1,336
  • 关注人气:30,22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余文森论有效教学的五条原则

(2009-02-03 09:18:49)
标签:

教育

分类: 共同体大家庭
                余文森论有效教学的五条原则

1.目标性原则。布鲁姆指出:有效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需要到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所以,有效教学的显著特点是以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作为教学的导向,使整个教学活动始终置于教学目标的控制下进行,使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均有方向感,教学结束时均有达标感,这样就可避免传统教学由于目标模糊不清所带来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教师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 整节课的目标与每个教学环节的目标 (目标的结构性);②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三维性);③预设与生成目标(正像布鲁姆自己所说的,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其为一种艺术了。 ) (目标的预设性与生成性)。

2.独立性原则。①独立性的意蕴:让学生最终为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来;②独立性的表现:阅读和思考(学会不是被教会);③独立性的任务:解决现有发展区的问题。

3.针对性原则。①从师生关系讲:针对学生的问题和能力(起点)教;②从教学内容讲:针对难点、疑点和关键点教;③从教学过程讲:针对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教。

4.反馈性原则。反馈的作用:反馈的参与使教学过程成为按照预定目标方向有效运转并能够自我调控和纠正的系统工程,这是促使和保证教学目标全部落实的有效措施;反馈的及时性:要强调和坚持反馈的及时性。一方面,满足学生自我肯定的需要,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潜在能力;另一方面则能起到防微杜渐、堵漏补缺的作用,从而防止和避免学习中出现缺陷积累现象,确保学生学习的顺利进行。

5.全体性原则。①让每个学生在每节课上都学有所得,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进步;②对每个学生负责,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③我们特别强调的是,不能让班上学业成绩较差的学生沦为陪读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教师让他们答问要留心为他们创造能够获得成功和自尊的机会,使他们感到自己可以回答以往只有好学生才能回答的问题,从而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