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昌乐课改斗宝(下)

(2009-01-21 13:12:17)
标签:

教育

分类: 共同体大家庭
                        昌乐课改“斗”宝(下)

剑胆琴心,丈夫本色

从解决问题出发,让所有参会者不虚此行,满载而归。8日晚,中国名校共同体还安排了一场校长沙龙,沙龙进行了近三个小时,两位校长就与会的众多校长提出的问题做了即兴作答。

本次会议的重头戏在9日上午,两位校长一场真正pk 开始了。这场“戏”有李炳亭主持,他首先向与会代表声明,“PK”内容事先是保密的,目的就是要展现一下两位校长的“真功夫”。

PK”共分三块内容:一是“概念阐述”,二是“校长的角色解读”,三是“课堂教学”。三位一直致力于推进课改的“课改好汉”妙语连珠,极尽机巧,趣味横生,很多与会代表会后调侃说“超央视水平”。

     让我们来欣赏几个精彩对决——

问:解释“课堂”

杜:学生学习的天堂,师生共同成长。

赵:教师欣赏学生精彩并塑造精彩的地方。

问:解释“事业”

赵:没有事业的人不会有真正的人品,不敬业的人没有人品,一个人在事业上应该积极向上,不服输,不寄人篱下,努力发展自己,事业心是一个校长的命根子。

杜:有事业有作为才有地位,人不应该仅仅是为薪水而工作,人都有六大需求,而事业是较高的一层。

问:在你们的眼里,对方的教学模式好还是自己的好?

赵:这就像问干红好还是干白好,啤酒好还是白酒好一样,那是因人而异的。我认为一堂好课应该是学生能学进来、学好,师生融洽,共同成长,达到一种生命的狂欢,老师忘掉了功名利禄全身心地投入进去。

杜:适合自己的就的最好的,它能引领你发展,我们两种课型是同质异形,用自己的良知、良心、良能来做教育,把国家与家长、孩子三方面的需求结合起来,为了实现应然目标,我们不惜走在实然教育的悬崖上。

问:在学校发展过程中,你们都遇到过哪些挫折?如何处理事业与家庭的关系?

赵:我们学校最初改制的时候有27个班,1700学生,我一下子从一个国家正式的科级干部变成一个打工者,当时心里也一下子反应不过来,但困难越大机遇就越大,改革要是不辛苦也就没有光荣,大不了就是……作为一个校长,一定要有责任心,我是自私的,只爱自己的老婆不爱别人的老婆,只爱自己的学校不爱别人的学校,只爱中国的教育,不爱外国的教育,我不允许在我当校长的时候学校工作中有任何下滑。只要真正地做事,大家还是支持你的,我有比较严重的肩周炎,有时出差就那矿泉水瓶子顶着,但我从不把工作上的事带到家里,男人应该给人顶天立地的感觉,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还有生活。

杜:发展是硬道理,硬发展也的道理。得自己找米下锅,不能坐以待毙。在发展上做超人,彰显自我;在名利上做小人,保护自我。人真正的长大不仅是时间,还有空间和事件。我原来是各类球运动的爱好者,现在很少参与了,明显感觉到身体的透支,学校离家不过三分钟的路,但我常常在学校睡,我得给老师们做出表率,大伙都看着咱了。

……

当你战胜了困难时,它变成你自信的源泉,成为你自豪的资本:当你被它战胜时,它会变成你一生的噩梦,人生的质量全在自己的把握之中!

一个好校长就的一所好的学校!

风云纵览,高屋建瓴

出息共同体“聚义”的还有一个人,他就是来自中国教师报采编部主任的 李茂先生,他为大家作了题为《全球视野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报告。近年来,由李茂先生编译的《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和《彼岸的教育》已经成为很多教师的案头书,不同的视角看教育,李先生的确是高瞻远瞩的人。

他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全球视野下基础教育的两个趋势:一是国际、国内教育竞争空前激烈;二是时代变迁促使教育承担更多的责任。指出英国初中大多实施就近入学,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生源片区,家庭住址离校近的学生将获得优先权。这引得富裕家庭纷纷花钱把家搬到名校附近,以求子女能入名校就读。让人们意识到不仅是我们国家才有高考才有竞争压力。接着又介绍了哈佛大学托尼·瓦格纳“七大生存技能”详解,即问题解决与批判思维能力,合作与领导力,灵活性与应变力,首创精神与创业能力,有效的书面与口头沟通能力,信息的获取与分析,好奇心与想象力。还介绍了欧盟终身学习“八大关键能力”:母语沟通能力,外语沟通能力,数学、科学与技术的基本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学会学习,人际交往、跨文化交往能力以及公民素养,实干精神。最后比较了中西方教育在制度、文化以及阶段性差异等方面的异同,并深切地呼唤中国教育的袁隆平。这更让大家真切地认识到当前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与子携手,走向明天

心在,梦就在。

下午,共同体专门向与会代表介绍了2009年即将推出的“四大行动”:

一、创办自己的《解读高效课堂视频杂志》杂志,这是一份“大家”的杂志:面向教师课堂教学,15个省市、30家学校:不同的“特色”,共同的“高效”。它具有如下特色:每期6节原生课堂视频实录;中国名校共同体每月推出的“最佳课堂”范例;课例+点评=视频杂志;课堂视频+文字解读=高效课堂途径。第一份致力于高效课堂模式推广和应用的教育视频杂志。围绕高效课堂的“途径和方法”,用模块和范例指导教学。课例全部来自“共同体”成员学校,涵括初、高中教学,是杜郎口中学、兖州一中、昌乐二中、成都武侯实验中学、江苏翔宇教育集团等“名校”高效课堂教学的经典呈现。杂志分为三阙:前阙:“国”事:国内高效课堂最近研究成果与动态;中阙:“家”事:共同体活动动态与研究成果;后阙:“室”事:视频课堂的翻译与解读。《高效课堂视频导学》杂志创刊之后,以后每个月共同体都将开展自己的“家庭”课堂评选,并把评选出来的“最佳”在实现共同体“资源共享”的同时,奉献给教育界同行。

二、开展高效课堂评课月活动。这是为了进一步检验各成员校的高效课堂模式,促进彼此之间更好地规范高效课堂模式,通过比较对比评优争先,形成中国明校共同体各成员校之间达标争优的良好氛围。活动要求各成员校每月按时向共同体秘书处提供一节本校精品课堂实录的视频光盘,秘书处根据活动计划安排评课学校对当月所有课进行点评,每月的十佳课堂推荐到《高效课堂视频导学》杂志,公开发行,并同时上传到“原创高效课堂”网站,供个会员学习交流。最终评选出的“2009年中国明校共同体十佳课堂”,将在全国相关专业媒体予以宣传和报道。

三、开展一帮一的结对扶助活动。在保留以前的“教师课堂驾校”这一成功模式的前提下,把原来的派名校教师专家前往授课改变成具体针对成员校的实际问题来研究解决,并指导带领成员校老师上出规范的高效达标课,进而使之内化为自己的能力,最终促使各成员校形成浓郁的高效氛围。

四、推进区域教育合作。共同体历经两年探索,在高效课堂模式的基础上,又总结推出了“高效课堂教师培训模式”,并计划在未来面向全国各地教育局寻求合作。

两天的聚会太短暂了,但她带给与会的每一个代表都是沉甸甸的。来自河北沧州一中的刘校长说:“这条道没问题,我们虽然才进行了三个多月,但所有教师、学生及家长都是理解支持的,因为这才是真正地为了孩子将来好。”

河北阜城中学的马主任说:“昌乐一行,收获颇丰。深感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高效课堂模式,让学校的每一个人都活出了自己的精彩——领导增强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教师找到了效率的关键和兴趣的关键,学生享受到了探究的快乐和成长的快乐。各自角色不同,目标一致,愉快工作,主动学习,达到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效果。自主学习模式,定会如一声春雷,唤醒教育的春天,中国明校共同体必将如一缕春风,吹遍全国,让教育的百花园争奇斗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