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学校的“羊头狗肉”
(2008-12-22 14:07:28)
实验学校的“羊头狗肉”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者:李炳亭添加时间:2008-12-2 15:03:00
中国有多少所“实验”学校?这些名之曰“实验”的学校在进行着或者曾经进行过什么样的教育实验?要不怎么敢理直气壮地叫“实验学校”?
我不否认其中的一部分实验学校名副其实。可话说回来,无论什么样的学校都应该敢于创新,学校不是工厂,可即便是工厂难道不需要产品革新?越旧越好的是古董,学校可不是培养“古董”,她培养的是人,人的一个很重要的素质就是创新,不能培养会创新的人的实验学校,你竟敢公然挂实验学校的牌子,小心消协和质检部门“315”你!
可我从没见过哪所实验学校被“315”了,矬子里面拔将军,这中国的教育假如连矬子都一个“小样”的时候,也只能拿几个名词糊弄人了。不仅“实验”学校,充斥我们耳膜的不都一律冠着个“新”字吗?琳琅满目的诸如新××理念、新××观念、新××教育、新××学校……在一个“传统”肆虐的旧教育里,一切只能以“新”的名义巧言令色,可骨子里却散发着陈旧的霉味,新瓶老酒,以此吸引眼球,甚至是沽名钓誉而已。
为什么实验学校不“实验”和“践新”,却一窝蜂似地远离实干,投机取巧?看来中国的学校管理出问题了,或者的确存在着较大的弊端。你知道为什么有些学校挖空心思要成为实验学校吗?在当今的中国教育界,“实验学校”不止是个标签,也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特权”符号!它意味着:无论你是否“实验”,从此就可摇身一变成为一所“重点”!谁不想成为重点?凭此一飞冲天,什么资金、师资、生源、待遇,等等,再穷不能穷重点!原来趋之若鹜争相成为“实验学校”的玄机在这里!
可怜那些想实验却成不了“实验”的学校,便失去了本应得到的支持,后娘的孩子一般只能凭自身的造化去谋求生存,这样的现实是血淋淋的,为了当上“实验学校”,有些人无所不用其极,这样的费尽心机不仅造就了很多喜欢投机钻营的人,而且让他们借“巧”能成。那些靠非正常手段当上的“实验学校”,原本就平庸无奇,什么实验不实验的,你见过哪所学校因为不“实验”被摘了牌的?所以“假作真时真亦假”,假实验的盛行,有真意图在!
为什么独对“实验”不吝慷慨?而实验学校又到底需要实验什么?如果真找源头,这一切的“责任”恐怕来自于杜威。
1896年,杜威创办芝加哥实验学校,他的实验学校“以儿童为中心”,是“系统研究教育的场所,检验用作假设的某些来自哲学和心理学的思想”。杜威一直强调实验学校不是“模范学校”,也不是“实习学校”,而是在实验中开创教育科学、发展新的教育观念。
我们口口声声师之杜威,可我们创办的实验学校却没有“实验”,有什么值得惊诧的?我们需要以实验的幌子来遮掩教育杀人的罪孽,可这样的罪孽即便是杜威老师可以原谅我们,我们能原谅自己吗?
有哪所名之曰学杜威的实验学校也效仿着他“一切以儿童为中心”了?我们甚至都不曾东施效颦,不曾邯郸学步,又怎么敢称自己是杜威的孝子贤孙,说中国教育“杀人”实在是不为过的。
说杜威是中国“实验”教育的祖师爷是对杜威的侮辱!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