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李炳亭报告有感
(2008-12-18 21:12:31)
标签:
教育 |
分类: 共同体大家庭 |
把课堂还给学生
9月20日,在工人文化宫聆听了中国教师报记者李炳亭老师《今天怎样做老师》的报告;下午观摩了杜郎口骨干教师刘桂喜老师的数学课。
几年前,我就从“教育在线”认识了“李不骑马”,在论坛上,只感觉他是一个有思想、见地的人,但是他的思想和见地似乎到了偏激、到了一般人所不能接受和理解的程度。今天,坐在他的讲台下,聆听他的思想,也许就与一般人多了一点特殊的亲近。
聆听他的报告,真实地感觉到了他的过激,也许那是过激,也许那是真知灼见,也许那是个性。例如在谈到老师讲课时,他说道:“放下教鞭,立地成佛”;在说到老师固执时,就说有些老师的脑袋是岩石造就脑袋;在谈到有些老师布置大量的作业时,他说:布置大量作业是无能的表现……他的一切话语,可谓说到了人的心坎上,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又何尝不是有着同样的举措?
杜郎口的课堂特点是: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才能好起来。杜郎口的课堂上,只要有一个人会,教师就闭嘴,因为只有教师闭嘴,才能让学生张口说动手写。教师观念决定了一切,有什么样的教师便有什么样的课堂,有什么样的课堂便会什么样的教育。在谈到课堂的变革时,李老师特别激动,他说,“课改”应该叫做“课变”,这也是一次变革,如同让封建社会的女人放小脚,让封建社会的男人剪辫子一样。老师只有在反思中行动,在行动中才能成功。是的,程度决定高度,教育也像放风筝一样,只有放得越高,才能越稳妥,要相信学生,利用学生,解放学生,在课堂上,要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展示。
但听了这场报告,我有了深深地感受,把舞台还给学生吧,因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老师,我们只是一个组织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