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100问】
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好的教育应该敢于接受任何挑战,包括高考。
时下沸沸扬扬的各种教育“实验”,从不敢轻易涉足高中!当然,我理解为什么这样的“实验”总在朝着小学阶段使劲。今天开展什么阅读节,明天是活动周,后天又是社会实践,我当然赞成这样做,但仅仅这样做还远远不够,真正好的教育应该能应对更为复杂的高中,并且在教学中体现出“实验”的优越,好教育从不以牺牲升学为代价,相反,还应该有助于升学。
其实,在小学做实验,我现在还看不出有哪个实验能超越我们的向阳小学。向阳小学是什么?是全国小学的“榜样”,其融创造性、智慧性于一炉,所造就出来的学生天才,竟然能占到全校学生数量的90%。试问,有哪种教育可以与此比肩的?小学不就是抓“养成”吗?别再转换名词,什么素养、人文、道德地瞎忽悠了,还是小平说得好,“四有”,你难道还比小平高明?
对我们的实验而言,小学实在缺少挑战性!真正的好教育不应该回避教育的实质问题,相反,而应该有能力“处方”,比如我们高效课堂常强调的“两率”——课堂上学生的精力流失率和高效学习率。请问,目前的中国有哪种实验能找到破解两率的答案?所以,我们一直强调,教育实验应该注重“课堂教学的途径和方法”,而不能也不该再理念来理念去的,杜郎口就是明证!
如果真正对中国教育有感情,就该正视教育的现状!比如教师的真正专业化状况,比如那些一直备受冷遇而苟延残喘的乡村学校,他们难道就不需要有尊严、不需要赢得发展吗?挤破城市学校门扉,腆着脸子硬送自己的实验牌子,抱“名师”大腿,期望借此而名的实验,要么是短视或者压根不懂教育,要么是没出息。好教育该一视同仁,甚至是首先让“后娘学校”受益!好教育应该能够探索在现有的师资等条件下,怎样提升办学质量,让更多穷人家可怜的孩子能享受到好教育,并且拥有美好的明天。好教育不是让“富人更富”,当然也不是杀富济贫,而是让穷人变富。一味瞄准“富人”做实验,至少没资格说自己是“好教育”,实验不是涂脂抹粉,而是医治脓疮,不是讨好,而是救人。没这样的境界起码输在境界的起跑线上了,自身没境界怎么能提升中国教育的境界?!因“复制”杜郎口而带动起来的一批“名校共同体”就是明证!他们是江苏连云港灌南县新知学校、河南商丘回民第二中学、河北承德围场天卉中学、浙江路桥二中、江西萍乡芦溪双语学校、河北清河五中等等。历经一年,他们都成为名噪一时的当地名校,升学率理所当然成为当地的第一名!
或许有人污蔑我们的是应试教育,因为我们的所有成员校都升学率倍高!如果升学率高就是应试,那我们不辩解。可我们想问,牺牲升学率的就是素质教育?这不是标准!我们推行的“0作业”与100%升学率也不能成为标准。变低效为高效,变不学为想学、为能学、为会学,课堂唯一的意义,难道不是“让不会的学生学会”,“学会不会”的吗?
或许有人会辩解,坚称他们的实验可以让教师找到幸福感。但那要看是怎样的幸福才有资格称为幸福。对于一只母鸡而言,小虫子就是幸福!这样的小虫子的幸福很容易满足教师的需求,可又怎样满足那些以发展为幸福,以发展学生为幸福的教师的需求?毕竟校园的真正主人的学生!教育的目的应该体现在学生的成长上,教师的幸福只是其中的一个参数,我当然不拒绝教师也需要幸福。我们提倡上课也是上学,实现师生相长,满足教师成长的真正需求,难道不幸福?
为什么我们要选择高中做高效课堂实验?是因为我们没发现目前有哪种实验是专门服务于高中的,我们崇尚“行动研究”,更敢于接受最难的挑战,因为越难越能体现我们实验的价值。高中怎样推进素质教育?怎样改变传统的高中教学低效问题?怎样让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高中课改的抓手是什么?围绕着这些推进的高中高效课堂实验取得了卓越的成效,昌乐二中是明证,兖州一中也是明证!
从改变教学传统开始,教会所有老师学会“课堂驾驶”,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两年来,我们的“中国名校共同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中国高中课改名校同盟”,全力推进高中课堂教学实验。
是不是真正好的教育,相信所有参与实验的学校应该能给每个人以答案。
最后再说一次,好教育,应该是从方法到方法,不仅不回避而且能解决现实问题,问题才是我们的课堂,发展才是最终的成果!
我们追求这样的课堂——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加载中,请稍候......